包括呂雉在內,大漢君臣原以為,這場戰役至少得持續十年以上。
畢竟,那位擁有大漢文景之治的數十年物資戰備積累,手握衛青霍去病這樣不世出的戰神名將的漢武帝劉徹,真正打敗匈奴,也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甚至在衛霍死后,四戰三負,最終不得不陷入僵持防御階段,沒了先前那般氣吞山河的豪氣。
而魯元公主和劉盈可是從未領過軍,上過戰場,甚至劉盈還有一次“臨陣脫逃”的記錄,所以一開始并沒有人看好他們。
就連張良,想著他們哪怕有衛霍的征戰方案和分析做參考,想要擊退匈奴也得數載之功。
誰也沒想到,第一次兩軍正式對壘,還沒有開戰,匈奴大軍便不戰而退,被漢軍追擊之下,更是無心戀戰,就連冒頓鳴鏑殺人都沒能阻止潰敗的速度,僅此一戰,匈奴大敗,死傷被俘者高達三萬余人,而漢軍死傷不過兩三千,這何止是以一當五,簡直就是以一當十的戰損比。
捷報傳來時,朝中大臣們甚至懷疑這是魯元公主謊報軍情,虛報戰功。
直到押送俘虜的,護送戰利品羊馬的陸陸續續抵達長安后,他們才驚覺,真的打贏了
而且還不是那種小打小鬧的勝仗,而是斬首過萬,俘虜過萬,擊潰冒頓十萬主力大軍的大勝
這樣的勝利,之前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張良先是震驚,其后很快就反應過來。
冒頓單于正是借著從大漢搜刮去的財物,才能征服西域諸國,而此時匈奴剛剛統一西域各部的時間并不算長,尚未形成統一的指揮和戰斗力,加上他們這才和親了一次,得到的財物和匠人技術尚不足以提升他們的武器和戰術,而大漢這兩年卻創新改造了不少重型弓弩,加上提前在西域的布局,以有心算無心,哪怕雙方都沒有達到幾十年后的巔峰狀態,這一役還是魯元占據先機,方能有此大勝。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文景之治攢下的資本,才讓漢武帝劉徹有了進攻匈奴的底氣,可同樣,每次和親送去的財物和陪嫁人員,也成了匈奴壯大的資糧。
包括漢武帝劉徹在內,從劉邦開始,六十年間這五個皇帝送去了七個公主和親匈奴,無一人生下能夠成為匈奴單于的繼承者,可見劉敬當初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
更重要的是,在和親的過程中,漢文帝還給匈奴送去了史上第一個“漢奸”中行說。
身為宦官的中行說本不愿隨侍宗室女去匈奴和親,被迫出行后,一到地方就立刻投降匈奴,還獻計獻策,專門針對漢朝邊郡發起戰爭,借此威脅勒索財物,搶掠邊郡百姓為奴,甚至就因為他設計讓匈奴巫師下“詛咒”后,將病死的馬羊埋在漢軍進攻路線的水源處,導致漢軍飲水后中毒,據說就連冠軍侯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也是因為在出征途中飲用了這種“毒水”而暴病身亡。
如今的匈奴,后方的西域諸國尚有余力反撲,漢奸中行說尚未入匈奴出賣漢朝的邊防機密和軍事策略,完全還是以原來的部族集團戰爭模式,就給了魯元公主聯合西域諸國里外夾攻,趁亂將其擊潰的機會。
歷史是由人創造的,后世之人可以根據歷史總結經驗,而當世之人,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機會,抓住機會,才能改變命運,改變歷史。
魯元公主本來也只想著在冒頓單于后院點火,趁亂攻擊,只要能將他們擊退打散,就算讓他們回去,西域諸國的火點起來,也夠冒頓忙乎一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