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真是沒想到,能獲得如此大勝。
畢竟,匈奴部族出戰,各部落雖然都歸冒頓單于旗下指揮,但十萬大軍在這個時代,傳訊通知何其艱難,當他們知道王庭被偷襲焚毀,西域諸國叛亂,頓時人心惶惶,冒頓再一下令撤退,信息不全的情況下,就愈發混亂。
這時候再有漢軍密探混在其中搗亂,徹底引起冷兵器時代大軍團作戰時最怕的炸營,匈奴兵只想著撤退,想著趕回王庭,根本無心戀戰,卻又被漢軍夾擊,混亂之下,死傷在自己人馬下的,甚至比死在漢軍箭下的還要多。
魯元公主見此情形,干脆乘勝追擊,只留了一部分人負責打掃戰場押送俘虜和戰利品,其他人繼續前進,一路將匈奴兵趕回漠北,直抵河朔一帶方才停下來駐軍,開始修建工事。
這里原本就有秦朝蒙恬率軍修筑的長城和防御工事,只是在秦滅之后,中原諸侯混戰不休,匈奴趁虛而入,毀掉了這一片的防御工事,將這里的百姓擄走,形成數百里無人煙的荒野之地,后來更是在此牧羊養馬,更不愿離開。
魯元公主深知若不能奪回河套地區,穩住邊城,那么這次的戰果早晚會被匈奴人奪回去,便不再追擊,而是就地駐扎,開始清點繳獲的羊馬物資,充為軍糧之余,又修書一封,請女帝下旨安排移民實邊。
當初劉邦是強征全國富商地主和貴族遷徙到長安定居,不去都不行。
后來呂雉是以太學書院為餌,誘得天下學士主動前往長安求學定居,這短短兩年間,不光是求學的學子,還有各地的富商地主,紛紛都主動前往長安,就是因為在這里不僅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從娃娃抓起,還可以通過考核入朝為官,而不似原本的舉薦制,朝中無人難為官。
劉邦強征十萬戶,呂雉坐收二十萬。
結果長安的房價地價是一日一漲,尤其是太學書院方圓十里之內,都成了繁華的坊市街區,住滿了各地前來求學求官的學子。
呂雉甚至慶幸當初因為國庫空虛,劉邦只修了未央宮,連長安城的外城墻都沒修好,否則以她給太學所劃的位置,原本在城外五里,現在卻比內城還要繁華,不劃入城墻之內絕對說不過去。
好在她提前從陳曦的視頻里看到了幾百年后在此定都的大唐都城地圖,對那種布局工整、街衢寬闊、坊里齊整、形制統一的設計十分喜歡,故而在修整城池時,也讓將作大匠參考唐都布局圖,將長安新建的街區坊市規整得方方正正,亦有東市西市,作為商業街區,雖整體尚不及唐都那般宏偉,卻也比原來整齊開闊,令人耳目一新。
隨著長安城的富戶和學子增加,城外的土地就開始出現短缺,不足以按照原本的規定分授給百姓耕種。
呂雉便命人鼓勵開荒,并給新遷入長安的自耕農分授的田地安排在了北方新設的郡縣,以避免過多人口集中在長安,而田地產出供給不足的問題。
分授的田地有限,且不能買賣,只能傳于子孫,她還特地申明,分授田地不分男女,繼承權一視同仁,在十六成年之前都免收口賦人頭稅。
朝廷授田的稅賦為十五稅一,而新開荒的田地三年內免稅,三年后為三十稅一,并可交易買賣,由官府出具地契證明,以保障開荒者的利益。
長安周邊的土地早已被開國功勛們瓜分完畢,雖然后來有些被抄家滅族的,土地被收回后,也分授給其他勛貴,到呂雉這里,想要分田給自耕農,避免地主豪強和諸侯貴族們的土地兼并,就只能越分越遠。
起初那些百姓還有些不愿離開長安,都有種寧可在長安城討飯租地,也不愿去那些荒野邊城開荒種地,后來得知魯元公主屬下研究出那些新糧種竟然更適合種在沙地旱地,并不與原來的五谷爭奪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