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皺眉說“但主公,正如文和和文若書信上所言,若人人讀書,誰來耕地呢以后天下還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啊。”
諸葛亮辯駁道“優勝劣汰,也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會有作為啊。但所有孩童入學,能確保有才人士不會被浪費,江山代代涌現出無數的人才,每一代都有改變天下的力量的話,那樣的未來,才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美好吧。”
“孔明說到我心上了,”燕綏笑道“大漢幾百年來不進反退,說白了,整個教育制度都出現了問題。即使偶有發明和創造火花,也很快被淹沒了。要想建設從未有過的美好未來,就要從提百姓的素質開始。”
“主公,有些變化真的是好事嗎”田豐嘆了口氣“比如以前豫州家家戶戶女郎都織絲賺取銀錢作為家用,自從有了工坊,商販去民間收購絲物少了,許多農家因此得不到銀錢來交賦稅和買柴米油鹽和農具,長此以往,我擔心許多人因此淪為流民。”
工坊效率高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招了大量女工進來,但有很多人因為地處偏遠或者家里有老小照顧不會出來做工。
這個問題,眾人也曾思量過,但他們思考的方向和燕綏不一樣。
“元皓兄舉的這個例子很好回答,我們工坊一年才生產多少,最廣大的絲物還是要靠從民間收購啊。”
“對啊,豈能因噎廢食”
燕綏卻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田莊人口因為這樣的困境入城務工,會不會是一件好事呢”
她反問道“自古以來男耕女織,一個小小的田莊就會自給自足,大家沒有覺得這種封閉的模式很危險嗎”
“在黃巾之亂發生之前,百姓的確流通很少,偶爾交流也多數依賴路過的商人”
“那何談農具改良、醫學進步、學識提高,乃至天下十三州的進步呢”燕綏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大家“在座諸位都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聰明人,高瞻遠矚的英才,不妨大膽些。人活一世,能改變世間和千古流芳,難道不是一件很偉大很有意思的事情么”
眾人陷入了沉思。
“主公您的意思是”
小農經濟的拘束一直到建國一五計劃完成前都存在中華大地上。千百年來,這個國度都是一個人口龐大、糧食產量驚人、但科技停滯不前的奇葩存在。即使偶有偉大的發明和發現,也失傳在歷史中,如地動儀、麻醉手術、九章算術一樣不受重視。
“適度打破小農經濟、促進全民流通和學識提高,給開啟工業革命奠定一些基礎。”燕綏微微一笑,從懷里掏出來了一本自己親自寫的書“這本如何建設成新中國的書,我想請諸位閱覽后,每個人寫一萬字的讀后感。”
不算心里有多少想法,面對主公的命令,眾人自然答應下來,也因此被書中的內容所震撼,無暇再反對全民教育的事情了。
“主公這不會是故意轉移我們注意力吧”在燕綏走后,戲志才趴在郭嘉的肩膀上,呈現了一個雙眼發直的呆滯狀態“感覺新中國描述的生活仿佛是在另外一個世界啊。”
諸葛亮則小大人似的托著下巴,和馬鈞咬耳朵“蓬萊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么”
馬鈞一向對燕綏深信不疑,唏噓道“看來我還是不夠努力啊,主公上次給我的蒸汽機圖紙我還沒參透,真是慚愧。”
“快了快了,很快就能制造出來。”戲志才注意到他的失落,連忙安慰地拍了拍馬鈞的小肩膀“小小年紀,別背負太多壓力啊,不然我們這些愚蠢的大人豈不是應該去跳井啦”
“工業化和城鎮化”
“人口爆炸和百姓素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