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人,嬴政也不想回到殷商,活得肯定沒有大秦好。
有沒有一種操作,讓人不往古代去而向后世去他真想體驗一番。
不管觀眾的思想放飛到何處,水鏡的播放在繼續。
當然了,嚴密控制人員流動的律令管不了所有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說唐朝,就說秦朝,有個人刺殺了秦始皇之后還順利逃跑了。
誰
嬴政聽到此處,一絲睡意也無。
根據史料,嬴政至少遇到過四次刺殺。我們都知道的荊軻、高漸離被現場捕獲。始皇帝三十一年,嬴政第四次遇刺,在咸陽蘭池一帶微服私訪時遭遇暗殺。刺客被嬴政隨行的武士當場反殺。
刺客與主謀皆逃脫的那一次,正是始皇帝二十九年,嬴政的第三次遇刺。
當嬴政途徑博浪沙,一把鐵錐從天而降,但誤中副車。
他沒有受傷,可是讓行刺者順利逃脫。后來下令大索天下十日,確定了刺客的身份是張良與一位大力士,卻沒能將其捉拿歸案。
根據司馬遷史記所記,張良隱姓埋名去了下邳。在那里結識了同樣亡命天涯的項伯,即項羽的叔叔。這段情義讓劉邦后來遭遇鴻門宴時,得項伯相助逃過一劫。
張良不只交友項伯,也在那里遇上了圯上老人黃石公,得他所傳授的太公兵法。
一個分水嶺出現。張良從刺客身份走向了謀圣之路,他不再是殺人用鐵錐,而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至于黃石公究竟是什么人一本兵法是不是有奇效可以讓一個人大徹大悟歷史的魅力在于無法完全弄懂它的真相。
我們能推測的是下邳齊聚的這些人都是反秦分子。
再后來,劉邦得遇張良,又有蕭何、韓信相助。歷史車輪滾滾而過,秦朝終究化為前塵,一把火燒了咸陽宮的項羽也烏江自刎,時代終是進入大漢天下。
說來,劉邦只比嬴政小了三歲,兩人曾經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了四十多年。
據史記記載,劉邦在咸陽服徭役時遠遠瞧見過出巡的嬴政,他喟嘆“大丈夫當如此也”
那個時候,秦始皇萬萬不可能想到在他死后三年大秦就轟然而塌,劉邦恐怕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問鼎天下。命運,煞是玄妙。
嬴政剛想滿意點頭,不愧是他,被刺殺后看出了張良此人的潛質。不料被后面這段話迎頭痛擊。
不是被當頭打了一棒,而是被全方位無死角地亂棍捶打。
剛剛,他的修仙長生夢碎了。
安慰自己沒關系,還有時間培養繼承人,想來大秦能持續五百年。
沒一會兒,第二次暴擊就來了。
秦亡了、咸陽宮被燒了、項羽、劉邦是亡秦主力,那些不是發生在他自以為的五百年后,就是在不久之后
嬴政面色冰冷,緊盯水鏡。冷靜,他的頭腦現在非常冷靜。
在這個平平無奇的夜晚,短短一會就經歷兩次暴擊。
水鏡這玩意難道還能對他進行三連擊,講出讓他暴怒的話來
他、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