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債,沒一個讓他省心的。老四城府太深,小十七年近十六歲了還沒學會慎言。
偏偏,怪不了朱棣不似朱標與他親如民間父子,而終留有一份審慎,誰讓父子間的感情基礎不一樣。
有的事比不了。
朱標是培養了一十多年的太子,只要求他做守成之君;
朱棣自幼被當做守邊的藩王養大,如今只剩短短幾年就要他接位成為革新明主。
朱元璋對于朱棣的恭敬是滿意的。不論四兒子幾分真心幾分偽裝,大明現在需要的帝王必須銳意進取卻又懂得自我克制。等自己死后,但愿朱棣能裝就裝一輩子,且將這種克制私欲的思想傳給下一任帝王。
至于,兩人間父子感情不夠親厚的遺憾就是為帝的代價,誰有沒有幾分遺憾。
再看朱權,對這個兒子,他就有點發愁了。
今天讓人來到上書房,因其上輪測試過關。寧王有謀,準備留給老四做幫手。
聽聽朱權說的話,到底是犯了忌諱。
既不能讓父親開心,也不可能讓四哥高興。這是支持朱棣,還是給他挖坑呢
今時今日,朱元璋將精力都放在了大明變革上,自然不與兒子計較,他操心的是將來朱權會否被朱棣記黑賬。
“行了。其他事等看完水鏡再說。”
朱元璋沒多話,喊了繼續播放,水鏡畫面又繼續下去。
水鏡十五世紀,歐洲尚且沒有美洲的概念。哥倫布以為他成功抵達了印度,故而稱呼當地土著印第安人。
沒能獲得遍地黃金,帶回了一批以前沒見過的農作物,向西班牙王室表明他是找到東方大陸了,接下去就是要深入發現。
回望歷史,我們發現所謂“深入探險”,伴隨著血腥與殺戮。
它的直白敘述是去美洲大陸建立殖民地,從而更快速掠取當地的黃金與資源。
哥倫布至死沒有找到他想象中的東方,而美洲的植物被運往了歐洲。
時間進入了十六世紀。
葡萄牙的船隊走海路,最先抵達了印度洋。
之前,在十一塊木板提到滿剌加,它在永樂初年獲得明朝的認可后被冊封,即馬六甲王國。鄭和下西洋,在當地建立了外府,是大明經營南洋海域的重要中轉補給站。
后來,明朝官方的海運廢弛,再也沒有組織下西洋。
一百年后,葡萄牙船隊來到了印度洋,先占領了印度果阿。
又抵達滿剌加。豈會看不出此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占據馬六甲海峽,就是占據了一處貫通中西的海上咽喉。
很快,滿剌加國被葡萄牙滅。
1511年,馬六甲城被劫掠屠殺。自此這個重要海上咽喉,被葡萄牙占據。
葡萄牙不會停止腳步。
1514年即正德八年,第一個葡萄牙人抵達中國珠江口外的屯門。
與他們從前的行事相似,不久就與大明發生沖突而開戰。不同的是,大明不是印度也不是滿剌加,葡萄牙被打敗了。
強攻不了,采取了迂回策略,根本目標是為了賺錢,哪怕是伏低做小也要留下來。
誰說西方人不能學會東方的官場潛規則,可以賄賂廣州官員,以求獲得澳門的租賃權獲得駐扎點。
彼時,澳門是荒地一片。耕地極少,物產不豐。
明朝將此處以五百兩白銀一年價租賃給了葡萄牙人,即當時所稱的弗朗機人。
明朝只是把葡萄牙人當成了給錢的租客。
有著對澳的完整主權,設置了官府,派出軍隊駐扎,并且對葡商船征收關稅,還令其人必須遵守針對他們的海道禁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