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催更的豈止一人。
朱元璋對于制油技術的提升方法很感興趣。
更加好奇成書于明末的天工開物,竟然對煉油作物進行如此精確地研究,那么對于其他器物有何看法呢不知如今民間有無類似奇書出現
咕咕表示會在后續視頻中細講大豆涉及的科技故事,但就怕她挖坑不填,或者水鏡又出故障延遲更新。
朱元璋被水鏡坑過,他經歷過漫長的等更,對于水鏡的妖品始終持保留意見。
不能坐等鏡來,還是要主動一些去廣撒網尋覓民間高手。在今年年末的特招考試中加一條,推薦有價值的書籍的人可獲得不菲金銀。
把這一條記在小本本上,開始看評論區。
評論
粉紅色的大閘蟹外來作物不全是好東西,淡巴菰在明朝傳入中國,能說它有好處嗎
淡巴菰,西班牙語toba的音譯,就是煙草。原產南美洲,萬歷年間從呂宋傳入中國。
現在幾乎無人不知吸煙有害健康,二手煙更有害他人健康。
隨手就能講出幾個煙草危害損傷肺功能、增大致癌風險、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讓男女生育功能受損且對胎兒造成病變等負面影響。
明朝卻沒有這樣的認知。
雖然有部分人認為吸煙導致“肺焦”的危害,但也有較多人認為此物“壯陽”、“祛風濕”、“提神”。
當時的名醫張景岳,把這些療效都寫在景岳全書里。
他也寫了煙草傳播開的起因。明末對西南用兵,當地瘴氣彌散嚴重,容易讓人染病。
有支隊伍吸了煙,奇怪的是他們都免遭瘴氣毒害。煙草的這種奇妙療效傳開,越來越多人相信它的好處。1
現在去看這則故事,很難不懷疑是軟廣告。
還有更瘋狂的,姚可成在食物本草煙草描述成“忘憂草”,說一切苦悶都能被煙草消除。
即便煙草在一定劑量范圍內能起到某些治病功效,但對比它的毒性而言,必須是從開始就不吸才好。
因為尼古丁有成癮性。就問吸煙成癮的人,有幾個能真的成功戒煙再也不吸毒性日積月累,怎么可能不傷害身體。
朱元璋
他立刻暫停了水鏡,萬萬沒有想到美洲大陸竟是有如此毒物,此前是聞所未聞。將此段評論逐字逐句地記錄下來,更是打起萬分精神看之后的評論。
404真就是好的不靈壞的靈。那么多可以用來豐富餐桌的美洲農作物抵達大明,其中只有南瓜是異類,推廣種植的速度較快,其余都要等到清朝才規模型種植。
煙草對身體沒啥好處,風靡速度卻叫一個飛快。
現在的煙民著實比不過大明。明末清初,張岱的陶庵夢憶寫的內容叫人頭皮發麻。
“余少時不識煙草為何物。十年之內,老壯稚童、婦人女子,無不吃煙,大街小巷盡擺煙桌,此草妖也。”
類似荒唐場景也在沈赤然的寒夜叢談、王逋的蚓庵瑣語等書中看到。2
真就是離大譜
朱元璋眉頭緊皺。
若說煙草被當作藥物使用,是藥也有三分毒,怎么能發展到男女老少都吸食的地步。
明末真是妖孽叢生這種全民吸煙境況,一目了然地極度不正常,難道官府沒有禁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