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又一集水鏡故事結束,嬴政望見由化學知識構成的海市蜃樓。新世界恢弘壯麗,對大秦來說卻遙不可及。
對此不必遺憾,更不會嘆息。
嬴政頭腦清醒,深知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一腳邁不進科學新世界,那就先跨出幾小步。
荀子曰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如今,秦朝正廣發招賢令,以求海納百川,融匯諸子百家學說而治國。那就將能夠誕生科學的思想火種也撒入其中。
科學學科,除了咕咕細講的天文、化學之外,還有哪些
自己能淺談數術、水文、醫理等等內容,但還有很多知識是他不懂的。歸根到底,需要一種理論去催動人們主動探索不同現象的內因關聯。
是哪一種理論呢
嬴政不會僅從水鏡故事中獲得靈感。
自從求仙長生的心愿被粉碎,一同被擊碎的還有對外物的過度心理依賴。朕不可能依靠仙丹長生。同理,不會指望水鏡所有治國良策的靈感來源。
仙鏡來得突然,隨時做準備著它會突然消失,不指望它一直做那盞指路明燈。
嬴政開始研讀百家書籍,從中尋找靈感。
百家爭鳴,群星璀璨,仔細尋覓總能獲得一二方法。
比如研討「名」與「實」概念與關系的公孫龍、惠施等人,研究著思維內在規律。再如墨家的辯學,以“故”、“法”、“類”的思考方式去分析處理問題。1
這些思辨精神倘若進一步發展,或能讓人形成某種思維習慣,習慣于從具體現象出發推演出理論概念。
彼時,比起文字因為有著豐富內涵而容易發生釋義混淆,就會主動發明一些簡易符號去闡述理論。
即,創出類似化學方程式的符號,通過簡潔易懂的方法表達概念。
嬴政不是做學問的人,他無法創造一個新學派,也沒有精力深入研究符號與發展科學理論的關系。
不過,從水鏡展示出的內容,他敏銳抓住需要往哪里發展的方向。
天下之大,人才輩出。只要朕不斷招賢納士,總有一日能尋得合適的人才,將這種養成思維概念的學派創建發展起來。
人才啊人才,還是太少了。
這個時代能讀書的人不多。旁的暫且不論,單說制作的書籍速度就很慢。
如今主流的兩種書寫材料是竹簡與絲帛。竹簡笨重,不利攜帶;絲帛極昂貴,制作不易。
假設有某種新的文字書寫的載具,同時具有輕便、造價便宜、質量過硬等優點就好了,那對培養更多人才無疑極其有利。
盡管嬴政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制造出存在于他幻想中的書寫材料,但堅信這類物品一定能在將來某個時間段被發明出來。
這種想象力信心是水鏡給的。
后世能夠發明堪比造物主一般的影像虛擬技術,那么文字載體工具絕不會局限于竹簡、絲帛等物。
嬴政計劃著給方士們安排創造發明新任務。正值此時,新一期的水鏡時隔七天準時播送。
朋友們,新一期的咕咕閑談來了。
本期的主講者簡筆畫形象是類似于「鴿」的小篆字體。右側的鳥形隔幾秒扭動一番,恰如鴿子在煽動翅膀。
不知不覺閑聊歷史系列已經講述了五個主題,今天開始聊一聊第六個。
它是談論古代歷史時必定出現的事物。從今天的開頭動畫,一定有人猜到了從哪里開始談起。
嬴政瞅著鏡面上的小篆「鴿」字,心念一動,有了一種猜測。
研究歷史必看文獻,而最離不開的就是記載過去發生了什么的文字。
既然談到了文字,會不會聊一聊承載它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