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不能老讓你掏錢,我們現在發行的數量上來,也能把刊印費掙回來,不用你出錢”
怎么說實話大家還不信蘇長河失笑,他只得把事情和大家解釋一遍,“廣告知道吧”
廣告雖然在國內還是個陌生的領域,但是其實華國很早以前就出現過廣告,比如東京夢華錄一書就寫過“史家瓠羹、萬家饅頭,在京第一”,又或者寫洗面藥認準某某記,酒店認準某某家。
只是在現在,國內正式的廣告還比較少,最有名的莫過于,今年年初滬市電視臺播放的滬市藥材廠的參桂養身酒的廣告,一出現,就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其實登在報紙上的廣告也有,今年三四月份文匯報不就登過外國的一個品牌手表嗎”蘇長河說道“這兩條廣告都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證明,在報紙上打廣告,對商品的銷售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咱們為什么不能打”
“班長,你的意思是這是給咱們報紙的廣告費”連頗有狂生氣質的袁浩都撓頭了,他們的報紙和文匯報不能比吧
文匯報可不是一般的報紙,它可是民國時期創辦的,動蕩期間,受到沖擊,被迫關閉,撥亂反正后,又重現輝煌,是一份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權威報紙。
在這樣的報紙面前,他們的青年報算什么雖然大家都說要把青年報也辦成一份權威性報紙,但這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革命還在進行中嗎
“同學們,思想能不能開放一點正視咱們的報紙想一想,迄今為止,咱們的報紙才發行過多少期發行數量已經呈幾何增長。咱們的報紙面對的是整個京城的所有高校大學生,算一算這得多少人,一個人身后就是一個家庭,這又得多少人”
蘇長河拍桌,“咱們報紙自帶的流量已經不容小覷了,別妄自菲薄呀”
“再說,”蘇長河拍拍桌上的錢,“廣告費我都拿回來了,人家既然愿意掏這個錢,肯定是相信我們的實力。”
大家伙后知后覺地樂起來,張博遠越發地佩服蘇長河了,“長河,你真不愧是學經濟的,真有經濟頭腦”
“是啊,班長,你怎么想到的竟然還能給人家打廣告”
“班長你這幾天有空就往外面跑,是不是就是去找這兩家廠子”
是啊,蘇長河就是出去找客戶的,不過他找的不止這兩家,只是因為廣告還比較少見,不是所有人都信任,他暫時說服的也就這兩家。
“這算是咱們報紙廣告的開始,要是有效果,后續咱們也能更好地聯系其他客戶。”
“太好了,以后一期打一個廣告,咱們的刊印費就不用愁了”許少琳興奮道。
蘇長河笑道“那可不行光顧著刊印費怎么成咱們的廣告費起碼要用在兩個方面,一是日常活動經費,包括刊印宣傳等;一是工作人員的工資。”
“工資”大家壓根沒想過這點,和同學們一起辦報紙就像開展一個校園活動一樣,誰能想過還能有工資
但是,不能因為大家沒想過,就一直當作沒有,要想這份報紙長長久久地發行下去,絕對不能只靠學生們的一腔熱愛。
蘇長河希望的是,他們能讓這份報紙產生足夠其運行的利潤,這樣,即便他們畢業了,這份報紙由新人接手,也將繼續擁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