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對學生參加科技賽的行為還是比較支持的,具體表現在要老師給老師,要資金還是給老師。
沒辦法,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倒是可以安排老師全力指導,此外,學校的實驗室,也會對參賽小隊開放。
這里的參賽小隊指的是報名通過,獲得學校認可的,總不能你說參賽就參賽,回頭連個模型都做不出來。
學校的實驗室有限,里面的材料也有限,對學生開放,不代表能讓人瞎霍霍。
報名通過后,學校就會公布名單,也是在這個時候,理工科的學生才知道,今年的科技賽竟然有大一的學生參加。
還不止一個。
有人指著名單上的名字“這個蘇月就是那個蘇月吧”
這個那個,說得云里霧里,要是其他學校的人估計不知道啥意思,但本校的嘛,一聽就知道了。
“大一,化學系,就是她”
“那這個姚稷又是誰”怎么也是大一的,現在大一的都這么厲害了嗎
知情人透露“數院的,和蘇月一起保送進來的,就那個拿數學金牌的我們歐陽教授可喜歡他了”
這人又指著“李天和”三個字,另一個人都不用他問,便介紹道,“那個附中有名的神童,物院李教授的兒子”
“哦”眾圍觀者恍然大悟并沒有。
大一大二也就罷了,咱就是普通人對吧以前也沒有大一大二的參加,今年都是特例,特例
大三大四的就心情復雜了,這一批學弟學妹有點猛呀,才開學多久教材上第一章的課還沒上完吧你們這就從理論走向實際,開始搞發明了
考慮過學長學姐的感受嗎嘖,心酸。
心酸之余,好事者也不免猜測,這次科學賽,兩個大一學生的團隊能在一幫學長學姐的隊伍中,殺出重圍,奪得名次嗎
有同學覺得能,這位同學像模像樣地分析“蘇月同學,不用說了吧她當初在國就做出過發明,報紙上都登了,那個發明賣了一百萬美金呢試想一下,人家外國人也不可能花這么多錢,買個沒用的東西,所以那個發明技術含量肯定不低。她要是再研究出一個差不多技術含量的東西,不說冠軍,前三妥妥的吧”
“那也不一定,發明又不是大白菜,想有就能有,這種東西是需要靈感的,萬一蘇月同學最近沒靈感呢”
“你這不是強詞奪理嗎還萬一,那怎么不萬一所有人都沒靈感呢大家的幾率是相同的。”這位同學又接著分析,“再說李天和同學,他可是李教授的兒子,近水樓臺還先得月呢,他天天跟著李教授,保不定人家課本知識早學完了,李教授還能隨時給他指導。”
“所以,”這位同學下結論道,“別看這兩位同學是大一的,但絕對是勁敵,其他小隊絕對不能放松警惕。”
校園里有點啥新鮮事,都傳得飛快,這番話很快就傳開了,其他參賽小隊不由將這兩支隊伍的重視在心里又提升了一個等級。
而知道這些消息的兩支小隊
李天和氣憤憑什么她就是前三妥妥的,我就是靠我爸指導
蘇月壓力山大,消息都傳開了,要是不做出一個像樣的東西,臉不是丟大了
殊途同歸,兩人心情不一樣,但想法很一致這場比賽必須認真對待
蘇月的小組一共有三個人,除了姚稷,還有一個是她的同班同學金鳳。
金鳳還挺心虛的,她覺得她就像混跡在學霸中間的學渣,雖然曾幾何時,她也是學校的學霸來著,但是學霸與學霸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就像蘇月同學和姚稷同學,一個過目不忘,大腦堪比圖書館,另一個心算速度遠超計算器。
就離譜
蘇月卻覺得金鳳同學很好,科學賽參賽隊伍人數要求35人,她一時找不到人,拉一個新同學需要磨合,要是有可能,她都想把蕭叢云拉過來,可惜不是一個學校的。
后來邀請新朋友金鳳加入,其實沒有抱多大希望,沒想到金鳳做事認真,又有耐心,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她不會因為他們的年齡,對他們提出的意見不夠信任。
不求百分百適合,但這樣的隊友就已經足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