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氏那蠢貨,她此番殺死定王心愛之人,連小郡主也不放過,就算太后不言不語,她能瞞過一時,能騙得了定王一世將來等定王知道,必痛不欲生,怎肯放過柳家到時狗咬狗,太子便可穩坐釣魚臺。”
女官和丁白崖說這些,本意是為炫耀自己將來地位,哄他死心塌地入帳。卻不知丁白崖實是狠人,早已動了殺機,逢迎之際,在行進的車廂里扼死女官,取來通行證,叫停馬車,隨后,他抱著人若無其事下去,稱二人有事要入附近林子商議。
隨從以為女官迫不及待,路上便要和他歡好,怎敢多問。他上馬離去,入林后,將人藏起,隨即調轉馬頭狂奔回到長安,徑去定王府報訊。
他還是遲了,殷妃已被騙出,人已快到皇宮。他不顧一切現身,攔住后,將自己的所知和盤托出。郭縱等人大驚,正要護送殷妃回去,不料小柳氏為防意外,又派人出來察看情況,發現不對,追了上來。
當時雙方相距不遠,對方人數不少,殷妃知小柳氏首要目標是在自己,命郭縱回府帶著女兒逃離,她自己則往另條道去。
她應有預感,知今夜必死無疑,叫丁白崖也逃,逃得越遠越好,免遭受池魚之殃。丁白崖怎肯棄她而去,和剩下的幾名侍衛護她同行,慌不擇路,他們被河道所擋。追兵上來,終究寡不敵眾,丁白崖胸中一刀,被砍下水去,另些王府侍衛也死,剩殷王妃被捉,帶進了皇宮。
原來小柳氏恨極殷妃,覺簡單殺死
她太過便宜,她要親眼看她受辱死去方能解恨。殷妃怎不知小柳氏的用意,起初路上也無反抗,不過是為女兒爭取逃脫的時間,在被帶到小柳氏面前后,她便拔下頭上金簪,自刺心口,倒地而死。小柳氏狂怒,命心腹鞭尸,再將她丟到城東亂葬崗去,叫她遭野狗啃尸之罰。
彼時,消息再次秘密送來,叛軍離長安越發逼近了,她下令完畢,自己不敢多留,匆匆逃走。
叛亂來的方向,便是城東。那亂葬崗出城又遠,有一二十里路。
殷妃雖自戕而死,面目依舊如生,那頭目不忍褻瀆,又怕為了拋尸耽擱時辰,萬一叛軍提早遭遇,自己無法逃脫,見小柳氏已走,便將事交給手下,自己逃走。
他的兩個手下和他有著相同之念,怎敢去往城東,商議過后,將殷妃遺體轉到了一個荒僻花林旁的太液池角,墜了塊石,沉下水去,隨后,也倉皇逃離。
丁白崖熟識水性,落水后,并未死去。他爬出,不顧自己的傷,又追了上來。
他成名后,出手闊綽,和不少宮衛交往。今夜宮中氣氛著實詭異,許多宮衛早也心生疑慮,無心值守,并無為難,他得以再次入宮。他一路尋到附近,眼睜睜,看著殷王妃在他的面前倒下,又看著她沉水。等人逃走,他下到液池,尋到殷妃,將她拖出,拼命施救。
王妃一縷香魂,終于悠悠歸竅,然而,縱然醒來,也是奄奄一息,只剩最后一口氣而已。
春月升上花林,她倒在丁白崖的懷中,神志昏茫,竟將朦朧月色下的他誤認作是定王,喃喃喚他卿郎,說,她先去一步,往后不能陪他了。他不用為她復仇,她知他心懷英志,天下動蕩,朝局艱難,他該做甚,便去做甚,她不會怪他。
她又說,她知他當初娶她,是為拿她應付太后,更為消除他父親對他的忌憚之心。他是她一眼便喜歡的人。可是若有來生,她應當不會再嫁他了。
她是在驟然又變得凌亂,讓他快去救女兒的催促聲中,呼出最后一口氣的。
卿郎,你要讓她做個無憂無慮,最幸福的人兒。
櫻唇吐出這最后一句顫得幾不成聲的話,她死在了丁白崖的懷中。
這一次,是真的死去,再無回魂之可能。
丁白崖緊緊地抱著她,身前傷口的血和眼淚無聲混流,直到她的身子發涼,徹底沒了生氣,慢慢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