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咸陽宮中的宮人,終于覺得自己可以喘氣了。
秦始皇滅六國,設郡縣,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使得中國人第一次有了天下一統的概念,即便戰火分裂數百年,每個人卻都還盼著家國統一。
除此以外,秦始皇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讀書人,即使相隔千里,即便口音不同,提筆寫下的卻都是同樣的文字,而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也正是因為這一創舉,致使我華夏文明縱然幾千年來磨難無數,卻始終人心未散,凝聚成一個整體,別以為統一文字是個簡單的事,畢竟看看我們的隔壁鄰居,兩千多年后的今天,還沒完成這一步呢。
可以說,僅憑這兩點,秦始皇這千古一帝的地位便是當之無愧的。
天幕中的聲音雖然輕快,卻能輕而易舉地從中聽出幾分堪稱是自豪的情緒。
始皇帝雖然從來對自己創下的不世功績十分有自信,但能從天幕中聽到如此不加掩飾的褒獎,卻仍舊讓他覺得格外暢快。
他就知道,自己的功績一定可以彪炳史冊,他大秦的基業,也必定可以綿延萬世。
只是還沒來得及表露出自己的自豪,便聽那天幕話音一轉。
不過,只要是談到長生這種話題,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帝王們的智商就會直線下降,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自然也不例外,還憑借自己身先士卒的勇氣和極為響亮的名聲,成為后世文人學者們用以借古諷今的極佳素材。
始皇帝表示,這話聽起來好像在內涵他傻。
仙人之說,最早或可追溯至戰國時的燕國和齊國,說渤海上有蓬萊三神山,也就是蓬萊、方丈和瀛洲,說三神山遠觀如云,湊近看卻又居于水下,會隨風而散,還說三神山有長生不老藥。
方士徐福采用了這樣的說法,結果秦始皇便真的相信了,耗費好幾萬黃金,還讓徐福帶著男女童各500名出海了。
徐福出海是出海了,當然是一無所獲,為了保命,便跟秦始皇說,長生不老藥當然是有的,但是海里有大鮫魚,所以才得不到仙藥,秦始皇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竟在當晚真的夢到了鯊魚,便又信以為真,讓徐福又帶著長于弓箭的人再次出海。
天幕外的秦始皇皺了皺眉,并沒有覺得自己選擇相信徐福有什么問題。
海上三神山之說由來已久,齊威王和齊宣王都曾率人去找過,徐福是齊人,知曉些內幕想來也是自然的。
只是聽神跡中仙人的意思,像是早已預知了后來的事,徐福騙了他
他心下雖有些不快,但聽天幕之中人的意思,應是后世之人,心下便已多信了幾分,忍不住思忖起徐福之事。
渤海之上自然是不可能有三神山的,所謂三神山,后人根據史記中的描寫進行了科學分析,應該指的是“海市蜃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光的折射。
常柚非常貼心地配上了世界地圖以及關于光的折射的相關簡易配圖加以說明。
各時空的帝王們雖然實在也沒聽懂什么什么折射現象,卻一下子都被那張左上角的世界地圖吸引了。
始皇帝也不例外,登時便連什么長生之術也沒空研究了,他沖身邊侍官喝到“快將此圖勾勒下來。”
話音剛落,便見那頁面已然散去。
從輿圖中回過味來的劉徹不對啊,好像他那些方士也是拿蓬萊三山忽悠他來著呢。
不過秦始皇自然是等不到徐福回來了。不久之后他便病逝于沙丘,徐福也不知所蹤了。
上一秒還在為大秦盡心盡力妄圖從神跡中多窺得些天機,下一秒便聽見自己的死訊的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