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到現在,孩子們也陸陸續續回來。
謝云淼領著一群孩子找到大量的柴火,都堆在一旁,等野炊完要是還有剩余,可以帶回村里的,村里的柴火也都是村民從山上砍的。
孩子們平時也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好香,好香。”孩子們一回來就集體圍著灶臺坐,幸好頭頂都是大柳樹帶來的陰涼,不然六月烤火,能把人熱死。
“叔奶奶,我們在河邊的濕地里找到了地木耳。”
晚晚把手里抓著的桑葉打開給宋靜姝看,孩子們細心,不僅找到了地木耳,還已經清洗干凈。
“好東西,剛好有幾個鳥蛋,一起炒。”宋靜姝眼睛一亮。
“怎么炒,沒有油。”
不管是晚晚,還是謝云淼這群小孩都好奇地看著宋靜姝。
唯一的一口鍋里已經燉上雞湯,沒有鍋,還沒有油的情況下,怎么炒地木耳。
“我有辦法。”宋靜姝笑著從身邊搬出一塊又大又薄的石板。
這塊石板就跟平底鍋一樣。
遠古時期,條件不好時,我們的先祖就是用這樣的石板來做飯的,素菜還是肉食都能用這樣的石板烤制,宋靜姝今天古樸一回。
她在處理雞肉時就有了先見之明,把雞油留了下來。
雞油可是好東西,雖然一只雞的油不算多,但也有兩塊,三只雞,那就是六塊,別說是炒地木耳夠油,就是把螃蟹一起炒都夠油。
“哇,石板還能這么用。”
孩子們興奮地看著宋靜姝把石板架到火上燒熱,然后用木棍現做出來筷子把雞油夾上去。
雞油是飽含油脂的物質,放到燒熱的石板上,立刻吱吱作響地滲出不少油脂。
“誰去把螃蟹收拾出來。”
宋靜姝有條不紊地敲鳥蛋炒地木耳,還問了一句。
“我去。”謝云淼領著虎子去了。
十幾只螃蟹,一會的功夫就收拾完用桑葉包著帶了回來。
地木耳與樹林里摘的木耳是兩個品種,地木耳是翠綠色的藻類植物,具有降脂明目清熱降火的功效,混了雞油炒,瞬間激發全部的香味。
鳥蛋宋靜姝沒認出是什么鳥的。
但謝云崢既然能找來,就代表能吃。
一道簡簡單單地木耳炒蛋經過雞油的扒拉,各種香氣混合在一起,不說孩子們猛吞口水,就連謝云崢的喉嚨也可疑地動了動。
菜熟,宋靜姝原本是想讓孩子先嘗嘗。
野炊就這樣,要邊吃邊等才會越吃越想吃,結果謝云淼與虎子的速度夠快,螃蟹收拾出來了,她也就干脆把炒好的木耳炒蛋扒拉到石板邊緣,接過螃蟹倒在了石板上。
石板一直在火上,溫度很高。
有油的情況下,螃蟹一倒上去就迅速變紅。
宋靜姝迅速用木棍翻動。
“嬸嬸,黃鱔跟泥鰍怎么辦”虎子眼里看著美食,但還記得石洞里的黃鱔與泥鰍,那么大兩條,可多的肉了。
“云崢,把黃鱔跟泥鰍洗洗外面的粘液,不用破開,直接扔火灰里。”
宋靜姝也記得黃鱔與泥鰍,不過那兩樣容易熟,這時候處理剛剛好。
“不掏肚子嗎”謝云崢有點意外。
“不掏,黃鱔血對人體有益。”宋靜姝向謝云崢解釋。
一條黃鱔的血特別少,開膛破后就沒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