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打仗的話,劉邦是不愿意打仗的,特別是在接觸小孩多了之后。
不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而是更想要這世道,大家都能活著,能安安穩穩按部就班地讀書識字明理,當個正直的人。
而不是年紀輕輕就要提著刀拎著劍上戰場。
能像他爺爺那樣,年紀大了有個安生晚年能過。
而不是因為年老體弱,于是成了戰爭中無足輕重的人物,甚至于是成了其中的炮灰。
有個太平盛世,那就太好了。
劉邦也愿意為了這個目標努力,而不是為了現在并沒有的,當皇帝的野心。
“就我這樣的,還能當好皇帝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劉邦聲音說得極小,嘴唇也沒讓人看見在動,后者是知道有探子之后產生的后遺癥,不給別人對口型的機會。
“你就不能好好當個皇帝嗎”韓信抱著自己的盔甲,像是被王母娘娘拆散的牛郎和織女,痛苦地涕泗橫流,根本不給人一點觀賞的余地。
被韓信指責的劉邦,腆著個大臉,伸手就要去拽韓信的盔甲,就像是沒有聽到韓信的話一樣。
“哎呀,那有什么的,你這盔甲借我玩玩啊,在這看天書也太無趣了。”
剛劉邦發表的“高見”,韓信還沒忘記呢,他順勢問了,“你真弄明白了那瞬時速度、加速度是什么東西了”
韓信是明白了,他聽課是很認真的,一直在努力跟在天書的腳步在學,但是劉邦,剛剛就在搞東搞西,也沒聽得樣子,突然就發個這個,真就讓本地人也摸不著頭腦。
“沒有。”劉邦理直氣壯,“不懂裝懂,就是我,反正沒有人知道,吹牛也不犯法的嘍,這個知識啊,什么時候學都是一樣的,干嘛非得現在呢”
好家伙,還好即使是傳染性極強的病,也不能隔著網線就傳播,不然啊,說這話的劉邦高低被人打一頓。
至于什么加速度之類的話,劉邦自然也沒怎么懂,他甚至都沒開始學習,只是在和韓信兩人一邊聽著一邊給蕭何、張良找麻煩罷了。
了解了勻速直線運動,現在我們來進一步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當物體隨著時間在勻速增加,是勻加速,而隨著時間在勻速減少則是勻減速。
勻加速運動在自然界有個直觀的現象,比如說,一個桃子從書上掉下來。
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下落,這種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當地點一致時,物體落下的加速度是相同的,這種也被稱為是自由落體加速度。
人對這自由落體、對加速度研究了很多,其中伽利略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重力加速度,他用木板和小球,反復進行實驗,表明了銅球的滾動速度是和時間的平方相關的。
也在著名的比薩斜塔做過實驗,實驗的內容是物體的下落快慢問題。
大家原先一致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和物體的重量有關的。
就是說,同樣的東西,輕的會慢慢飄落,重的會砸下來。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用大小兩個不同質量的銅球進行了實驗,最終兩個是一起落地的,這證明了他自己的猜測,也推翻了眾人,甚至當時還有個權威的科學家的猜測。
這說明什么,咱不能因為有些道理是大家都在做的,就盲目地擁護、不管對錯,這年頭,很有可能大家在積極擁護著一項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