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才子,卻根本沒有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的機會。
這回被天書和傳統四書五經相反的教學吸引,也想開辦非四書五經的學校,招些遠近聞名的大師進來兼職講課。
是的,還是兼職,他們還有些小腦筋的。
知道雖然有天書的背書,但是很多文人還是不屑于和匠人一同教學,甚至秉持著“萬般皆下品”的想法,把除了當官之外別的選項都看的是在糊弄人生。
別提別人,他們自己就是這么看的。
他們現在自己轉變了想法,倒也不強求別人轉變。
琴棋書畫甚至詩酒花茶,這些他們都可以自己教,由唐伯虎出面,打著和匠人們交流的旗號,招來不同的匠人來每周教學。
甚至他們已經想好了,每個月提前聯系下個月的,能聯系的到就安排師父開課教學,聯系不到就是自主練習的課程,學院負責素材和場地,學生們自主練習,到時候可以把成果賣給學校或者自己帶回家。
不是很成熟的開學院的想法,但是他們都興致勃勃,其實祝枝山都做好了血本無歸的準備,到時候照常給兄弟們發錢。
不過,和兄弟們誰都沒說罷了。
現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加油打氣,倒是又重新煥發了對開辦學校的熱情。
江南四大才子辦的學院會是什么樣子,還需要時間來告知,不過,應該會是個比他們原先的故事更加圓滿的事業路線。
江思瑤可算是在茫茫題海中活了過來,她覺得物理是比數學更有魔力的存在。
數學的魔力是在于,學理論的難度是一,做練習的難度是二,考試的難度是五,走到了考場的時候,像是把腦子遺留在了考場外一樣,根本就沒有做題的能力,信誓旦旦地拿錯誤的公式開始匹配題目。
而物理則是另一副狀態,題目看上去都是眼熟的題目,甚至有的是從小看到大的“熱心鄰里”,但是吧,依舊還是有點見面不識的味道,就像是突然就變成臉盲了一樣,用正確的公式也套不出題目的答案。
但是偏偏套用的公式還是對的,就會給江思瑤一種其實她認真一點就能做出來的錯覺。
于是啊,很快,江思瑤就把同類型題目都給刷完了,回頭一看,正確率還真提高了。
勝負欲戰勝了難以學會的物理。
可惜,再度投入到物理中的江思瑤,又理所應當地被物理戰勝,學知識點的時候,都有一種被知識強迫的錯覺。
物質有向前的慣性,有向下的重力,那引導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力又是什么呢
是向心力,引導著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但是向心力并不是重力、摩擦力這些,它是某一種或是多種力的合力,并不是單一的力。
也不是力的性質,而是力的效果,因為它會引導“向心”的力,讓物體開始做勻速圓周運動。
同樣的,在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時候,也有加速度的產生,這種加速度一般都指向圓周運動的中心,所以這種加速度也被叫做,向心加速度。
生活之中的圓周運動有很多,比如車轉彎的時候,就會受到向心加速度的影響。
而在科技上,我們有送航天器上天,上天之后,它就和月亮一樣,繞著地球轉,在受到地球引力之外,也受到了飛船的支持力等等。
說道航天,這大概是每一位華夏人的浪漫,自古,華夏就對日月星辰有特殊的熱愛。
在沒有能力的時候,會有觀星臺,占星臺,摘星臺的存在,就連李白也是月亮的重視崇拜者。
李白的死亡有醉酒于是在水中撈月,沒撈到,但是人死了,這樣悲痛中帶著一絲附和李白的浪漫的感覺,可能這就是李白吧。
李白被天書這話,嚇到手上的筆都停工了,筆上沾染的墨汁就這么搖搖晃晃地低落下來。
李白下意識地就把手底下的瑕疵彌補了一下,畫了一點星光,這下子,得到了來請他畫畫的小學弟的心,
這波啊,這波就叫雙向奔赴。
要是天書沒拿我的死來宣傳,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