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鴻佑帝暈倒,姜皇后罰入冷宮,趙瑾倒是平安無事地離了宮去。
那日在宮里迎接他的,原本是一盤死局。也幸而他關鍵時刻血氣上頭,這才光明正大地為自己闖出了一條活路來。
這下,上京城上上下下,人人都知皇后與假皇子的密辛。人人也都知道,他急匆匆地率軍回京,為的是給父皇護送回他那位流落在外的公主。
什么謀逆,什么抗旨,在他這兒,全都有了再清楚不過的解釋。
吏部的蘇大人不由得心有余悸。
“幸而那孩子是真的”趁著皇上臥病不起的時候,他專程私下見了趙瑾一面。
“但是殿下,您此舉也太冒險了些,老臣聽聞之后都為您捏一把汗。您怎么知道那孩子一定是陛下的血脈若是認錯了,殿下,前朝可是有皇子謀逆、被廢為庶人的先例啊”
趙瑾混不在意,隨口應道“這還要多謝外祖您派來的人得力。”
聽見這話,蘇大人微微一愣“老臣派的人是哪個”
他可從不記得自己對底下的人有這樣的吩咐。那些人他耳提面命地囑托過,讓他們跟從三殿下、協助他安穩辦妥江南的差事,萬不可再生出多余的事端。
“就是那個”
趙瑾皺了皺眉,這才意識到,自己直到入京,也沒問出來那官員的名字。
他頓了頓,繼而心想,罷了,也沒那么要緊。
那是個極會做事、又很愛出頭的,如今立了這么大的功,只怕這兩日就要來邀功請賞了。
到那時再說也不遲。
“不重要。”趙瑾輕描淡寫地將此話掠過,便另外問道。“我聽說,皇后的家人這兩日就要斬首了”
“突厥使臣年關就要進京納貢,此事自然越早處置越好了。”聽趙瑾問起這個,蘇大人的注意力也被轉移到了更緊要的事情上。
“殿下,您這些時日也定要收斂鋒芒。”蘇大人囑托道。
趙瑾隨意地嗯了一聲。
蘇大人苦口婆心地接著說道“如今皇后與九皇子被處置,陛下唯一的倚仗是誰,朝野上下人盡皆知。使臣入京納貢又是年下的大事,陛下要將養身體,這些事情只怕要要殿下您替他處理。”
說到這兒,蘇大人壓低了聲音,告誡趙瑾道。
“這兩日,殿下就不要再招惹陛下了。”
蘇大人的話,趙瑾自然放在了心上。
只是他牢記在心的,并不是蘇大人反復重申的那句。
皇上如今唯一的倚仗的確是他。
宮中子嗣艱難,這是誰都知道的事。直到他們這幾個皇子公主全都成年,皇上也不過只得了一個九皇子,如今皇子沒了,也成了公主。
父皇眼下可都五十歲了。
要他再生個皇子出來,只怕難于登天。
再加上此番的變故,將他身體都氣垮了他趙瑾如今,和皇太子的位置之間,不久只差了個名頭而已嗎
趙瑾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可小心的。
于是,不過兩日,他便大搖大擺地入了宮去,美其名曰,侍疾。
候在宮門外迎接他的太監頭都不敢抬,恭敬得一路都沒敢直起身子。
而他,則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閑庭信步,不忘慢悠悠地問道“父皇這兩日身體如何”
“冷宮陰寒,陛下又遭逢變故,難免病得厲害些。”那太監小心翼翼地說道。“不過這兩日,有太醫院的悉心調理,陛下又放下國事好生休息了兩天,也算恢復了不少。”
趙瑾百無聊賴地點頭。
恰在此時,一個身著黑色飛魚服的年輕男人從不遠處路過,低頭俯身,朝他深深地行了一禮。
趙瑾多看了他兩眼。
“錦衣衛的那個都指揮使”趙瑾神色淡漠,涼涼笑道。“這些時日倒少見他入宮。我看父皇這段時間,很重用東廠的那群番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