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姜國公“動手動腳”的姚芹開口問道“國公爺喊我過來,是因為贊同我提出的政策建議嗎”
姜國公也不和姚芹含糊“有幾個我覺得可以試試。”
“比如說”姚芹問道。
“增加早操、增加君子六藝課程、增加軍中競賽課程、書院聯考,這幾個都以。”姜國公回答道“不廢太多精力,推廣起來也方便,不容易被大家反對。”
姜國公說著,抬起眼睛看向姚芹“最重要的是,做成了之后,好處也顯而易見。”
這么說著,眼看著姚芹想要說話,姜國公率先說道“其他幾個建議,有些就有點不合適了,有些可以再等等。”
姚芹還妄圖據理力爭“怎么就不合適了呢為什么還需要再等”
姜國公對于姚芹提出的有些建議也很心動,只是覺得不能實現,有些則是真的不理解“女子書院這種事情,我們現在有條件讓家里女孩子識字的,都是母親或者女教師教導,她們根本不會同意自家女孩子去書院而平民家中女兒,也萬萬沒有送進書院中的,束脩可不少。”
姜國公對于姚芹這個提議可不看好,女孩子上學,無非是想要以才學獲得更好的婚姻籌碼,這世上又有多少人家的女孩子符合這個標準
相反,只要家中有余財,大家都愿意送天資聰慧的男性晚輩去讀書,只要讀出來一個,就是一本萬利。
“男女混校更是要不得了”姜國公說道“你這就是想當然,哪里會有好人家愿意送女兒進去就是北疆這邊風氣開放,也沒有混校的啊”
姚芹提這個建議之前就知道關于女性教育的問題很難推行,也不是說一拍腦袋想出來的辦法,她既然提到了,那就是有把握可以說服對方的。
姚芹詳細講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國公爺您誤會了,我說的女校,并不是您想的那種新娘學校,而是教授女子讀書認字算賬織布等知識的學校。”
“這有什么區別”姜國公問道。
“我說提及的女校人群和混校的女學生人群,針對的都是普通百姓家里的女孩子,他們本來也要在街面上討生活,不存在什么和男性一起學習就影響名聲婚嫁的情況。”姚芹解釋道“相反,正是因為北疆男性多數要進行軍事訓練,即使村中男性,之前在云將軍的安排之下,也成立了民兵隊伍姚芹建議的,所以在男性人口需要花費時間進行軍事訓練的時候,女性勞動力就很重要了。”
姚芹提到這一點,姜國公是認同的,男人在前線殺敵,后方后勤可不是大多數要靠女人嘛
只是姜國公不明白這和學校有什么關系。
姚芹繼續解釋道“軍中一直卻帳房,不管是居中調度還是算賬的,都很缺乏,很多女子掌管家中財政大權,能夠管好家里,都是有天賦的,官員家中女子有天賦,平民之中肯定也有有天賦的,我們不妨培養一些,好充實這些缺人的崗位,這是第一點。”
姜國公點頭撫須這一點聽起來確實有用,而且只是帳房和軍中計算,本來也不需要去前線奔襲,女人也完全可以勝任。
“第二點,則是因為父親一般需要戍守邊關,家中孩子教養都靠母親,母親有知識有水平,更能培養出有道德有知識有文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