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裴宴的手藝,恐怕是不如沈恒的。
不過已經一年過去,裴宴多少會有些進益。馮乙自認大不了包票,只搖搖頭道“還是得等菜上來再看。”
然而,馮乙既然沒有說裴宴比得上沈恒,多半就說明網上那些夸贊有夸張在。
大家都是專業人士,不像網友那么好被帶節奏。
裴宴再怎么紫微星,也就是個二十出頭的小丫頭罷了,怎么可能比得上在沈老爺子手底下學了幾十年的沈恒
這網上的夸贊,多半還是有很大水分。
也不知道這網上的夸贊,究竟是網友自發,還是裴宴的宣傳手段。如果是后者,那這姑娘多少就有些眼高手低了。
食評家們心思各異,然而沒等他們思考很久,第一批涼菜就已經上來。
食評家們點的,是招牌套餐。
高級餐廳的招牌套餐,基本就是這家店的上限。
四道涼菜,分別是紅棗南瓜、桂花糯米藕、涼拌豆芽菠菜和口水雞。
食評家的規矩,菜上來各嘗一口,中間要用水漱去口中味道,再嘗下一道。
馮乙先嘗了塊口水雞。
黃雞火候很好,肉嫩卻不帶血腥味,醬汁香辣可口,光這道口水雞,甚至不輸給白家的手藝。
紅棗南瓜和桂花糯米藕軟糯甜蜜,涼拌豆芽菠菜則爽脆開胃。四道涼菜水準都挺高,比之前的南金玉兼職高了幾個檔次。
周圍食評家也露出驚喜神情“這涼菜倒不錯。難不成老胡或者葉林最近有突破”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之前試營業,不少客人最開始還以為涼菜是裴宴親自動手,但食評家們清楚,除非大廚是傻子,想把自己累死,不然不可能這么做。
涼菜雖好,不過無法看出裴宴水平。
只是既然涼菜有這水準,多半裴宴這小丫頭跟后廚處得不錯。
食評家們本以為,涼菜吃完,要過上少說半小時才能迎來熱菜。沒想到剛放下筷子,第一批四道熱菜就上來了。
為了增加層次感,第一批上來的,是味道相對淡的鐵板牛柳粒、花雕大黃魚、蔥燒海參和蟹黃大白菜。同時上來的,還有一壺青梅酒。
馮乙暫且沒管那壺酒,只徑自夾了一筷子蔥燒海參。
蔥燒海參同樣是金玉樓的傳統菜色,北金玉的招牌之一。
菜肴講究色香味俱全。
這道蔥燒海參,是用切成厚片的水發海參在高湯里焯過后,跟炸至金黃的蔥段一道在用高湯、蔥油、醬油、鹽熬成的醬汁里燒成的。
金黃的蔥段上,碼放著褐紅鮮亮的海參,蔥香撲鼻。一口下去,柔軟彈滑的海參中,忽然爆出濃烈的蔥香
馮乙眼睛微微瞪大。
高湯的醇厚和海參的鮮美融合在一起,又激發出蔥段的香味。
光論這道蔥燒海參
裴宴絕對不輸給沈恒。
不,何止不輸給沈恒,實際上,她應該勝過沈恒才是,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