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曹老板的個人喜好咱就不多說了。
說了他的軍事政治的成績,我們再來說一下他同樣非凡的文學造詣。
“在政治上,曹操是冷酷而顧全大局的政治家,但是從他的詩篇,我們又能看見不一樣的他。”
“往事越千年,東臨碣石有遺篇。”
“說歷史,不可錯過曹操,說文學,曹操同樣留下精彩的一筆。”
“他是建安文學的領袖,南朝文學批評家鐘嶸是這么評論他的詩的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清朝劉熙載藝概詩概說他的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
近代大文豪魯迅先生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那么,曹操的文學造詣究竟如何呢”
說起這個,曹操可就精神了,不時跟著天幕點頭,摸著胡須面帶微笑。
“東漢末年的亂局,導致漢室幾盡傾覆,百姓流離失所,于是曹操寫下了薤露行和蒿里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漢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漢靈帝,他用人實在是不得當。”
曾經是漢靈帝治下的朝臣百姓紛紛搖頭,露出嫌棄之色。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何進就像一只穿衣帶帽的猴子,沒什么謀劃卻想魯莽殺宦官。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就是因為他優柔寡斷,才讓天子被宦官劫持出京。
董卓因此能有機會掌握大權,廢立天子,裹挾天子遷都,導致一路上死了無數百姓。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看著洛陽城,我就像微子一樣的哀傷。”
“這是一首歷史詩,寫了漢末董卓之亂的前因后果,讀來就如瀏覽一幅漢末的歷史畫卷,展現出當時重大的歷史事變及社會生活紛繁復雜的具體面貌。”
“樸素易懂。”諸葛亮可觀點評。
不少百姓都發現自己能聽懂,這詩好容易的懂啊。
“但這首詩其實名氣不大,下面這首同系列的蒿里行更有名一些。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成立了聯盟,各個有私心,都被利益所驅逐而動,袁術在淮南稱帝,袁紹在北方另立傀儡皇帝。連年戰爭不斷,士兵甚至都沒有時間脫下盔甲,大量百姓因為戰亂而死。
于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尸骨暴露在野外無人收拾,走過之地沒有聽到雞鳴聲,一百個百姓就只有一個活著,想到這里就讓人心碎。”
“寫得真形象啊。”有人嘆息,亂世是多么殘忍,造成太多的悲劇了。
魏晉南北朝后的朝代們沉默的看著這一段沉重的歷史,恐怕寫下這首詩的曹操都沒想到,這樣的慘狀不過是一個開始,往后幾百年百姓只會更加艱難,幾近亡種滅族。
“蒿里行完全揭露了造成社會災難的原因,更坦率地表現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
全詩層層遞進,以直接明白的語言將軍閥懦弱而丑惡的嘴臉躍然紙上,感情極其強烈,直出胸臆,無一絲造作之意,是詩人心聲的自然表露。”
露出丑陋嘴臉軍閥們e就你曹孟德清高啊
“蒿里行被稱為“漢末初錄”的“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