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聽了這話點了點頭,如果拖一拖就可以不走的話,他們肯定是愿意厚著臉皮拖下去的,只是他們心里也知道,這次估計是非走不可了。
誰讓他們又是農村來的又是五八年以后的呢屬于政策里必走的那一批了。
這個時候他們也只能安慰自己,已經當了三年工人了,攢下了好幾百塊錢,家里的日子現在也越來越好了,也算是值了,比起那些從最開始就因為不識字而報名失敗的人,更是要幸運多了。
可就算是這樣,明明安慰了自己許多,心里還是悶悶的。
當了三年學徒,終于轉正了,曾經他們多么期待這一刻,可是現在全都化成了泡影,也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再回來的機會。
喬和平很明顯的感受到了兩兄弟低落的情緒,不過他也能理解。
就是他自己也都沒有想到好好的居然會有這么一出,突然就要大規模精簡了,前兩年才招上來的工人,現在又要讓人回去了。
新進廠的工人要三年才能轉正,兩兄弟認認真真當了三年學徒,才轉正一個月就要離開,這對于何成文、何成梁他們來說的確是晴天霹靂。
只是他暫時也想不到什么好辦法,精簡職工的政策是全國性的,而且是一刀切,按照現在得來的消息來看,五八年之前進廠的倒是還有留下的可能,但五八年之后的想要留下的就有些難了。
他這會也只能干巴巴地安慰兩句,希望兩兄弟心里能好受一點。
何成文、何成梁只失落了一會兒,最后還是打起精神道“姑父,你不用擔心我們了,當了三年工人賺了這么多錢,我們覺得已經夠本了,現在回去就回去吧。而且我跟成梁這三年里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指不定在公社或者鎮上還能找到份工作呢。”
喬和平如何不知道兩兄弟說這話也是為了不讓他擔心,唉,只能說這個政策實在是來的太不是時候了,要是成文、成梁他們兩兄弟能早一年進廠就好了,這樣這會兒就不用走了。
雖然不知道頭頂的鍘刀什么時候落下,但只要還沒離開鋼鐵廠,兩兄弟就繼續認認真真的工作著,每天還是正常上下班,一點也沒有馬上就要被精簡回鄉而懈怠變得開始遲到早退。
可就算是這樣,命運也沒有眷顧他們,還沒過兩天呢,廠里面的各級領導就已經開始挨個找他們這些來自農村一九五八年以后進廠的人談話了,希望他們可以盡快收拾好行李離開。
雖然領導們也很照顧他們的情緒,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話也并不刻薄,可是透露出的中心思想讓人情緒沒法不低落,到底還是要離開的,拖得久也沒有用。
而不到一個星期,也的確有不少人已經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了。
這批職工覺得廠里的領導們說的對,離開鋼鐵廠選擇返鄉,既可以為國家減輕糧食負擔,也可以支援鄉下農業,再者說,不少沒有受災的農村地區這會兒在糧食供應上面估計比城里條件還好呢,回去之后至少不用像現在這樣餓肚子了,因此也回去的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