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進門時披著孔雀羽編成的蓑衣,踩著高高的木屐,袖子也綁了,身上滴滴答答往下滴水,程婉蘊蹲下去見禮的時候差點沒笑出來,這位爺為了頓火鍋,可太拼了。
胤礽正張開手讓人伺候脫衣,沒瞧見程婉蘊那忍得快要扭曲的臉,心思也還在外面今兒是索額圖、明珠一行人出發前往尼布楚的日子。
欽天監說今日大吉,結果人還沒出京城,就給澆了個透心涼。
大伙都被這場雨打得有點蔫,結果明珠輕笑道“春雨貴如油,這是吉兆。”他帶著人在大雨中折柳、祭酒,索額圖則領著軍將殺了三牲,擊鼓威喝如擂鼓,總算把士氣拉了回來。
胤礽跟皇阿瑪請了旨意,將舅舅一行人送到城門口,出城的路上他特意請明珠和索額圖上車說話,又把身邊的凌士晉介紹給兩位大人。
明珠搖著扇子上下把凌士晉打量一眼,夸了句“太子爺身邊果然人才濟濟,您瞧,小小年紀就風儀不俗呢。”
索額圖滿眼寫著嫌棄,他最討厭這種書生模樣的人。
胤礽也有些尷尬,凌士晉與他年歲相當,生得文弱,但又不算很通文墨,是典型的文不成武不就。但此去尼布楚,他需有自己的人隨行,舅舅不算,這等軍國大事,他只會直奏皇阿瑪,明珠更不必說了。他正需要凌士晉時時將每日和談發生的事傳回來,才能知道夢中之事是否真的會發生,亦或,夢里預示的結局是否能夠改變。
凌士晉能力不足,但勝在忠心可靠。
索額圖和明珠都不知道他有這樣奇異的遭遇,還以為他想尋機提攜凌家,凌家與赫舍里氏也關系匪淺,因此索額圖略一思忖,便道“既是太子爺的人,那便留在我身邊做個校書吧。”
明珠但笑不語,但也沒反對。
太子爺塞個人進來,算不得什么大事。明珠在康熙身邊一向是做“順臣”的,自然不會拿這等微末小事做文章,要做文章自然還有更好的機會。
因此,這事兒就算定了。
旌旗獵獵,馬踏地搖,出使的隊伍如雷霆席卷出城。
胤礽站在城樓上一直遙望著他們。
他還沒想明白自己為何會做這樣的夢,之后似乎又再也沒有夢到過什么,但他真的希望他們此去平安順利,希望他添上明珠這個變數,夢中的結局就能改變。
讓明珠來分潤這功勞又如何,黨爭、派系的得失,如何比得國土得失
我大清國土,分毫不讓外邦。
胤礽出神地想著,直到落了座才被香氣吸引得回過神來。
炕桌上桌上擺滿了各類河鮮、海鮮及牛羊肉,中間卻是一只架在小泥爐上的砂鍋,里頭翻滾著濃稠雪白恍若牛乳的粥水。
胤礽從沒吃過這樣的鍋子,不由問道“這要怎么吃”
連伺候用膳的小太監都說不出所以然來。
作為清宮粥底火鍋第一人,程婉蘊只好先按耐住自己蠢蠢欲動的五臟六腑,起身先給太子爺盛上一小碗未涮過任何食材的純白底粥“太子爺,這粥底鍋子是正宗的粵菜,說起來吃鍋子就是吃個自在,但吃這粥底鍋子卻有講究,講究五碗粥的吃法,就是涮菜也講究起轉承合,亂來不得。”
她將第一碗粥遞到太子面前“這第一碗,就得先吃上一碗干干凈凈的毋米粥,用米香開胃養胃。”
胤礽見她說得煞有介事,一邊拿勺輕輕攪拌那瞧著素淡的粥,一邊笑她“若要說別的琴棋書畫,我看你都沒精神,只要一提到吃,就兩眼放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