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們被凍死,部落里的老者和剛生下來的小孩都合上了眼睛。
在首領的王帳內,大大的火盆燃起,男人們喝起了酒,這才覺得身上暖和了些。大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部落里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撐不了多少時候。這幾年的鬼天氣,越來越冷大汗,必須要想個辦法。
端坐在正中間的男人抽出彎刀,朝向中原的方向,冷冷的道“去關內向南走,只有向南走才能活下來
瘟疫
饑荒
這兩個詞的出現讓天幕前的氛圍都變得沉重起來,仿
佛頭頂壓下了兩座大山,陰影濃重。
仙畫投放的朝代,除了提到的主人公所在的時空,其余時空都還算是平穩祥和,老百姓們拍拍胸口,心有余悸“還好咱們這兒沒瘟疫。”
“可不是嘛。哎,希望朝廷能夠好好的把仙畫里的醫術學起來。咱們這一代人沒有瘟疫,不代表兒子孫子這一代不會遇到。
而當政者則把注意力放到了“氣候影響朝代更替”的這件事情上來。
朱元璋都忘記了要罵老四的事情,對心腹太監道“讓欽天監和翰林院的人把建安年間關于天氣的記錄都給朕整理出來。
他倒要看看,那段時間是不是真的比往常要冷。
如果是真的那等到他的子孫后代們,可能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就需要早做防備。直娘賊連個天氣都要和大明過不去。
朱元璋憤憤不平。
繼續回到崇禎十五年的大瘟疫,有描述是“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非常慘烈。1
這時候的醫生們都根據傷寒雜病論上的方法來治,但是收效甚微,甚至越治越重。
當時有一個醫生叫做吳有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后就提出來,這次的瘟疫和張仲景時的瘟疫應該不是同一種,病因不同,他認為這次的瘟疫是“邪從口鼻而入”,是“溫病”,而不是“傷寒”。
哇,“邪從口鼻而入”這個就很科學了。現在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確是病毒從口鼻處侵入,然后通過呼吸道來傳染的,所以才要戴口罩來預防。
于是,吳有性寫了大名鼎鼎的瘟疫論,將瘟疫從廣義的傷寒里面獨立出來了。
蓄著短須的吳有性正在如豆的燭光下看醫書。
但越看越覺得不對,最終頹唐的往身后一倒,嘆了口氣后又打起精神,埋首在書堆中。直到他看到前朝一個叫王履明的大夫所著的醫書。
“溫病不得混稱傷寒”他喃喃自語,眼睛里的神采也越來越亮。
吳有性開始背著藥箱出入在瘟疫之地,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敢去,就這樣慢慢的積累了很多病例經驗。
鏡頭一轉,已有些蒼老的吳有性在紙上寫下幾個大字
瘟疫論
清朝,蘇州。
正逢葉天士七十大壽,在家宴請自家親友和弟子們,又遇上了仙畫,廳堂之內其樂融融。
待到仙畫報出葉天士的名字時,大家紛紛向今天的主人公道喜。
葉天士笑呵呵的,只覺得這是上天送給自己的壽禮,真是意外之喜。一個小童卻很疑惑“既然要說爺爺,為什么現在一直在提別人”
葉天士摸了摸她的腦袋,道“自然是因為這位吳大夫也很厲害,而且算得上是爺爺的半個老師。
瘟疫論他當時研究了很長的時間。
吳又可吳有性的字是他在溫病這條路上的啟蒙恩師。素未謀面,但神交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