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漁民抹去眼淚,笑了起來“行,爺爺等著你的船。”實際上,只是因為船的問題嗎
即使哪天運氣好收獲不錯,大的魚要進貢給朝廷,或者是進奉給本地官吏,還要交魚稅,剩下的不過也只是堪堪填飽肚子而已。
運氣不好,那就全家餓肚子,或者吃剩下的咸魚為生。若是遇到朝廷禁海,那日子就更沒法活了。
有的只能一咬牙,收拾起家當,偷偷跑去外面的島上去當海賊,將良心扔掉,從此過著不把自己當人的日子。
但是,這些都是說不口的。
內陸的百姓們,對漁獲當然也很羨慕。這年頭能吃上海魚的可不多。
交通不便,待它們運輸到內陸時,早已經變成了一條條的咸魚,下飯可以,但說多好吃那倒不至于。
“新鮮的好吃。去過海邊城鎮的商人忍不住道,回味起那美味,可惜不耐運輸,也只有貴人們吃得起。
“哎,這些就別想了。咱也不指望能吃上海里的魚,只希望這黑潮老爺可安安穩穩的停在原地,別移來移去了。
“就是,就是改明兒我就給它上幾炷香。”這洪災和旱災,誰受得了啊
也不知道海底到底有沒有龍王,算了,把它和龍王爺并列吧,都敬一敬。雖然仙畫說世上無神仙,但多敬敬總是沒錯的。
為什么會形成洋流,一個主要的作用源就是風。
風吹拂著海水,讓表層的海水隨著風前進,上層的海水最后又帶動下層的海水流動,于是就形成了大規模的洋流。
地球上的風,也有著規律的。在沒有外力比如地形和海陸的影響下,它們總是有著自己固定前進的方向。科學家們將這個理想化下的風系運轉叫做行星風系。
路小柒做了
一個行星風系的動畫演示模型。不得不說,的確是理想化,但也的確總結了基本規律。
唐朝。
李淳風兩眼一亮是風啊
對,風從海上來。
他看向觀象臺上面豎立著的一個三腳雞風向標,這是他用來觀風、測風用的。今日風力為二級。只看了一眼,李淳風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至于二級,這是他自己的理解。
他把風按照風力和造成的影響分為了八級。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李淳風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算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早了西方一千多年
按照行星風系的運行規律,在北緯三十度的江南地區,氣流原本應該從高空下沉到地面,讓溫度升高,降雨稀少。但偏偏江南卻是華夏出名的多雨地區。
北緯三十度線橫貫地球。
可以看到在華夏往西走那一帶,基本上都是干旱地區甚至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亞的印度大沙漠等等。
但當鏡頭來到華夏的江南,卻能看到煙雨朦朧、小橋流水、河道縱橫。
這正是因為青藏高原的存在。
鏡頭定格在太空俯瞰的青藏高原。一片白色,尤為明顯。
這里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多,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更多,這些能量不斷加熱上方的空氣,讓這些空氣受熱后上升,那地表就需要從外圍抽取氣流來進行補充,才能達到平衡。
在仙畫里,青藏高原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抽風機。
一面是氣流不斷向上升起,一面是不斷的從四面八方抽來更多的氣流。然后形成了一個循環。
來自印度洋的南亞季風和來自太平洋的東亞季風都被這一股超強的力量吸引過去。
東亞季風攜帶著大量水汽趕赴青藏高原,沿途就經過了長江中下游平原。整個江南地區因此徹底擺脫了行星風系的控制,這才有了如今濕潤多雨的氣候。
纏綿的雨絲籠罩了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
河水從門后經過,一出門直接上了烏篷船,順著城中如蛛網一般密布的河道就可以到達任何自己想到的地方。
撐著油紙傘的姑娘行走在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