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瓷啊”他若有所思。
底下的士卿們眼睛一亮,看向他,眼中都寫著期
盼。
想要
贏政那就燒吧。
建船一事也要繼續摸索著,以后說不定能把拿瓷器去換錢的事情給提前一下。民間。
寡婦巴清原本是很慵懶的靠著榻看仙畫,此刻都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腰。
她眼中閃著光。
這倒是一門好生意。
因為現在煉丹的人不多了,她的朱砂和汞的需求量下降,正在謀求著要找新生意來做呢。這可不就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巴清立刻打定主意,吩咐侍女將自己的得力干將們立刻叫過來。
那使用得最多也最常見的白瓷呢
當釉中的鐵元素含量在1以下,叫透明釉,白瓷就是用這個。白色的胎體加上透明釉,就可以燒成白瓷。
鐵元素2左右就可以燒成青瓷,4左右就可以燒成紫金釉,再高一點,胎體再黑一點,那就是黑釉。
可見,鐵元素對于瓷器的影響有多大。
白瓷看上去細膩晶瑩,十分瑩潤,汝密的白瓷被認為是“中國白”最好的代表。紫金釉的釉面是紫色,又帶著細致的金色紋路,看上去高貴大氣。黑釉色黑如漆,黝黑透亮,古樸優雅,尤以宋朝建窯所出為最佳,也被稱為烏金釉。
還有一個就是青花瓷。
元青花有一個特點就是它選用的顏料是蘇麻離青,來自于中亞地區的一種礦石,它含鈷但也含鐵。
后來,鄭和不再下西洋了,蘇麻離青就沒有了,后來燒出來的青花瓷品質下降。因此元青花和明前期的青花在古董市場上動輒拍出天價。
高溫的時候,青花料里面的鐵元素會出現黑色的四氧化三鐵結晶斑,深入到胎內。這也是鑒定元青花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元代青花瓷瓶的花紋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黑色的斑點。甚至無需放大鏡。
這些就是鐵元素在高溫下留下的痕跡。
如果能夠熟悉這些元素,熟悉這些元素在不同溫度不同環境的變化,那么就能隨心所欲的燒出很多漂亮的瓷器。
這就是化學在瓷器上的運用。
在景德鎮,在龍泉,在禹州等等名密所在地。
燒窯的老師傅們和工匠們從來不覺得仙畫會和自己賴以為生的工作產生聯系。從開始到現在,都看得極其的投入,甚至一開始還有些不敢相信。
到了這時,有老師傅忽然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燃燒不充分,對,就是燃燒不充分
他想要立刻飛奔回家,去試驗自己心中的想法,但想到仙畫還沒看完,又生生的停住了腳步。也有老師傅恍然道原來如此,這黑斑居然是因為這個。
更有工匠們有些沮喪“鐵、元素可是怎么知道哪些釉料和原料是含鐵多或者含鐵少呢”感覺這知道了和沒知道也沒什么區別呀。
倒是有人堅定了信念萬物都有規律,其中自然也有規律,只是我們還沒發現。他打定主意,如果仙畫后續不提的話,那他就要自己研究
既然說到了瓷器,那就索性多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