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只能如此了。”那人苦笑,然后臉上露出艷羨的神色,“還是咱們書院里崔兄最讓人羨慕,不用考,走恩蔭的路子就能輕松的謀個一官半職。”
“誰讓人家的爹也是官呢”其余人的神色也很微妙,“聽說連他才七歲的弟弟也被授了官職,占了個虛名,俸祿照領。”
“這樣操作也不稀奇,多了去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我們州里面的一戶官員,恩蔭了子侄數人。哼,我原本與他侄子同窗,愚蠢魯鈍之輩,卻不用科舉直接有了官職,這就是命啊”
大家一起長吁短嘆起來,而已經謀得了官職的新任進士們對未來的生活又升起了那么一絲絲的期盼。
宋朝的恩蔭,的確是有那么一些些離譜。
一個官員最多可以推恩家族中十幾個人去謀得職位,就這樣一代一代翻倍下來,你就想想這數量有多么的可怕。
且不說這些人是不是都是酒囊飯袋,就說一樣,有官職的人是領著俸祿但是不交稅的,而且掛在他們名下的財產和田地還有免稅額度,這就是赤裸裸的挖朝廷墻角啊所以到了后面,國庫沒錢了,軍備也空虛了。
宋徽宗一看,不行啊,連他享受的錢都快要拿不出來了,那怎么行
蔡京搞變法其實是投他所好,于是,就想了一出關閉科舉的對策。
以前的不管,不過以后,別想再有新的官員進來了。
但問題是,為什么不是廢除恩蔭,但是關閉科舉呢而且,蔡京自己就是通過科舉出仕當的官,這個就很諷刺了。
民間聚集在一起看仙畫的各處,都響起了一片噓聲。
“因為我們老百姓好欺負唄”有人高聲喊了一句,“那些當官的不好惹,把他們子孫后代的福利給取消了,他們肯定跟人沒完。”
但是老百姓能怎么辦呢
只能忍著了。
畢竟,這也不是什么把他們逼到絕境的事情。
大家都帶著怨念的點頭“可算是明白,什么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
“難怪大家都爭著搶著要去當官呢。”
“這個恩蔭制實在是太夸張了,咱們現在也不這樣啊。”
“誰知道哪個皇帝哪天又抽了什么風”
北宋皇宮里,趙匡胤和趙普茫然的對望一眼,他們現在的恩蔭制度并不是這樣的呀沒這么離譜
氣得趙匡胤大手用力一拍身邊桌子,怒喝一聲“是哪個不肖子孫”
想也知道,一個蘿卜一個坑,整個朝廷的坑也就這么多,要這么多官員干嘛純讓他們吃俸祿的嗎這還真是挖自己的墻角
放著科舉考上來的大好人才不要,就為了這群蠢貨。
趙匡胤揉了揉心口,覺得自己遲早有一天會被氣死。
趙普看他的表情,忙勸慰道“官家且別急,現在還來得及把這個漏洞給補上。”
北宋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秦朝咸陽宮中的眾人正在討論專業學校的事情。
“仙畫似乎對此頗為贊賞。”蒙毅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似乎聽上去也極為正確。臣不理解的是,培養如此多的所謂專業人才,能用來做什么呢”
那么多的醫生、數學家、樂師、繪畫者
甚至還有那么多的讀書人
培養這樣的人才是需要投入金錢和心力的。
以秦朝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來說,他們不太能想象一個國度里存在著那么多的工作崗位。
扶蘇想象了一下后世的場景“后世人有萬萬之數,但似乎他們每個人都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每個畫面里,每個人似乎都在做著不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