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物有靈的角度看,草木同樣具有枯榮生命。在蕭瑟肅殺的秋風之下,無數枯黃的樹葉紛紛搖落,無疑會使人們聯想到廣闊宇宙中生命凋敝的悲哀,風燭殘年的詩人,何嘗不是飄零的枯葉中的一片呢
當年,孔子于川上看到觀水,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水就成了時光流逝的代稱。萬里長江滾滾滾東流,自然也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歷史長河中消逝的時間與生命,而長江永遠奔流不息,又恰恰襯托了個體生命的短暫。
杜甫登上高臺極目遠眺,看到的是留不住的時光,是人在天地、自然規律面前的渺小。
未央宮。
劉徹的酒喝不下去了,他想起之前水鏡里念的詩,劉徹茂陵多滯骨,贏政梓棺費鮑魚。
人始終無法對抗自然流失的時間,丹藥無用,連太白金星降世的李白都難逃一死,他追求的長生只能是虛原。可他還有許多事未做,天命會給他多少時間
劉徹心中的緊迫感又被挑起來了,等水鏡結束一定要讓衛青加緊練兵,匈奴,他一刻也不想再等了
南宋。
幽居山陰的陸游悠悠吟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人力,豈能勝天
所以說,這一聯,雖然沒有直接表現情感,但其我們卻不難體味到,這種深沉闊大的悲哀就潛藏在景物之中,潛藏在字里行間,這就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這一聯也經常會考默寫,嗯,應該說這首詩的每一聯都容易被考到,大家一定要仔細聽仔細背仔細默它才八句,比起前面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和后面的琵琶行友好了不止一點,性價比簡直不要太高好嗎大家不要對不起杜甫。
中唐。
元稹笑道“樂天兄,看樣子下一課要講你的詩了。”
白居易有些興奮,他的詩不僅流傳下去了,還和杜甫的排在一起誒他能吹一年,不,能吹一輩
子
不過他很認真地問元稹“我的詩很難背嗎不應該啊”
自己作詩一向是追求老嫗能解,琵琶行應該不會難背到哪里去吧洛陽。
諸天萬朝的文人聽到水鏡的話心頭又是一動,要是他們也多寫點詩,是不是也能上那個什么教材,讓后世的學子背誦默寫啊
一時之間,無數文人摩拳擦掌,連乾隆都開始來湊熱鬧“朕的詩也不少,應該會被選中給天下人學習吧
和珅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面,頓時大汗,面上卻還是堆著笑恭維道“那是自然,能學習陛下的詩是他們的福分。
乾隆十分高興“朕的詩都是短章,想來不會難背。”所以性價比應該也很高吧他可是很為后世學子著想的。“來人,筆墨伺候”他要趕緊多寫點,免得后世學子沒有詩背。
再看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從這一聯開始,詩人轉為抒寫登高之情。悲秋,是文學中常見的傳統,從宋玉九辯開始,悲秋就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強大如漢武帝那樣的帝王,也普寫過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搖落兮雁南歸”,那杜甫僅僅是在悲秋嗎他還在悲什么
未央宮。
劉徹抬頭挺胸,喜形于色“朕是第一個被水鏡提到詩作的帝王吧”至于被兒子追封為帝又謀奪漢室江山的曹操,漢武帝根本看不上。
他頗有些自得“看來朕的文采還是不錯的。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搖落兮雁南歸。寫得真是不錯,怎么不將整首放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