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嘆心中忽然也是一動“先時楚姑娘曾言古代詩詞品評一類書冊只記殘叢小語、一點靈光,不成體系,是以不見信于外邦。小說話本本為末流,在后世才聲譽日隆,品評批點自然更不如詩文,然后世卻以小說為貴,那小說文章的品評豈非也后于外邦”
金圣嘆自己便評點過小說,說是評點不如說是私人讀書批注,這也是華夏品評文章的慣例。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寫得太過零碎私密,不利于后人閱讀研究嘛
援筆鋪紙,金圣嘆將水鏡最末那十三個字簡單一記,便盯著自己的書稿開始琢磨起來。后世總結得倒是清晰明了,但依他的眼光來看還是太過簡單。
水滸傳才子之書,當然要認真地品、仔細地品
未央宮。
劉徹對什么描寫手法不感興趣,他對楚棠的某些觀點表示不認同“拜個山神就幻想求安了我看他拜山神就挺有用。”
沒見后面就是躲在山神廟中,林沖才逃過一劫,并聽得陸謙他們的密謀嗎
殿中諸臣一聽這話立時警覺起來,紛紛抬頭炯炯有神地盯著上面的君王。司馬相如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小聲道“楚姑娘之前說這是迷信。”
劉徹涼涼地看了他一眼,心說這司馬相如是越來越放肆了。拉下臉沒好氣道“楚棠還說世界上沒有神仙呢,那她要怎么解釋水鏡之事”
不是神仙之力能辦到嗎
“人家楚姑娘也不知道啊”司馬相如小聲嘀咕。
劉徹作勢要怒“沒完沒了了你如你所說,那每年的郊祭之禮也取消好了”
司馬相如
這話您看我敢接嗎
“那丹藥”
疑似桑弘羊的聲音在大殿里響起,又很快消失不見。
真反了天了
是楚棠給你們勇氣了是吧
劉徹氣得想罵人,從牙縫里擠出一句浸著冰碴子的話“朕服丹藥了嗎”
他又不想尋死
看這張圖,大家會發現林沖的性格內容非常豐富。那么,大家是否能從中總結出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點呢
代表性
眾人凝神思索。
“一面性急一面好性兒,這便很有代表性了吧”蘇軾反應極快。
蘇州。
金圣嘆在沉思中抽空抬頭“林沖雖則隱忍自安,但書中仍是處處可見其狠辣。只看最末林沖殺人之后的一連串動作,便冷靜得叫人怕。”
話音剛落,只聽楚棠
清代文學評論家金圣嘆就曾說過,林沖是個上上人物,他“熬得住”,可見其能忍,但“寫得只是太狠”,所以我們可以將林沖的典型性格總結為“忍”與“狠”兩點。
一再退讓、安分守己可見其忍,而怒而奮起、手刃仇敵割頭為祭,包括為未選入部分的冷靜處理后事,亦可見其狠。忍與狠,是林沖性格的一體兩面。
那么,是什么促使了林沖由忍到狠的轉變呢
大大的問號出現在水鏡上,金圣嘆卻顧不了這么多,他啪地一下站起來,腦子里反反復復只有一個念頭
我也出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