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不同,娛樂性最高的《半斤八兩》,甚至也在很多時候無法做到畫面和剪輯的流暢。
這個年代,香港電影在整體素質上與《追隨》差距太大,這個差距足以使羅峰只靠著文筆就能吸引一部分觀眾。
嘉禾再次聞到了威脅,但他們再怎么買通媒體,也無法將一部明明各方面都超越時代的電影黑成垃圾。
他們也沒辦法一直這么做,先前花大價錢黑《追隨》,更多是害怕這部電影真的把《半斤八倆》干掉了。
鄒文懷和何冠昌都在《追隨》上映后立刻去看了這部電影,他們絕對清楚這個電影有能力沖垮《半斤半兩》,這一點連許冠紋自己也不得不承認。
嘉禾也是沒了辦法,才出此下策,下血本在《追隨》上映的頭三天瘋狂搞事情,目的是想一棒子打倒這部電影,最少也要壓它一段時間。
可是金子總會發光,羅峰又不是一塊沉默的金子,他同樣懂得在媒體上下重注,嘉禾除非用數倍的代價去打壓,而這個代價顯然太大了。
羅峰的錯誤主要是把自己擺得太高,他不愿意放下身段去照顧普通人的需求,
這部電影哪怕用彩色來拍,票房可能都會更高一些。
蕭炎雖然看得透徹,但骨子里一樣瞧不起這些沒文化的窮人,根本沒打算為這幾百萬香港人拍一部符合他們口味的電影,頂多是順帶著照顧一下他們的口味,施舍的味道更重。
許冠紋也有這個毛病,但他這部《半斤八兩》卻是專門為這些底層人士打造的電影,全片沒有任何主題,就是為了搞笑而生。
但別看整部電影沒有拍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搞笑”就是它最大的價值。
香港人根本不想從一部電影中得到什么人生感悟,他們就是來求“爽”而已。
這部《追隨》即便能先在國外拿獎,最后也未必能增加多少票房,頂多是沒有人吐槽了而已,但是觀眾該不買賬,還是不會買賬。
羅峰只高興了一天,隨后就發現票房增長還是遠低于《半斤八兩》,這些戲院也依舊每天只給《追隨》排幾場。
很快,《追隨》的首周票房成績就統計出來了,第一周只有75萬票房。
好吧,這個票房成績,怎么說也不差了,畢竟排片率不高,如今還有這個成績,真的可以慶祝一下了。
這也說明先進的電影結構和拍攝技術,還是讓這部《追隨》有了一個相對體面的票房,賠本肯定是不會了,其實這個年代能有兩百萬票房,就已經能競爭年度票房前十了。
但是羅峰一直跟《半斤八兩》做對比,那這個成績就和先前預料的相差太遠,他還以為第一周至少能有上百萬票房呢。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追隨》的票房在第二周沒有下滑,這還是在十家戲院落畫的情況下。
這種詭異的票房走向與大量正面的影評出路有關,嘉禾那邊一旦錢跟不上了,媒體也不會睜著眼睛說話,甚至反而批評起了《半斤八兩》,又把《追隨》捧了上去,這種手段比吳邪挑撥老金和小古還嫻熟。
何冠昌本來想利用媒體再黑一下羅峰的電影,但很快就發現這樣做成本太高。
如果要搞《跳灰》這樣的電影,那花不了幾個錢,因為電影本身的素質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