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拜見大人。”
宗大人坐在上首,一雙眼睛威嚴地看著李韜。
見李韜行禮還算規矩,禮數也不曾缺,他的臉色才緩和了些許。
“李韜,你這些日子都在看什么書”
沒想到宗大人連寒暄都沒有半句,直接問他的功課,李韜不禁暗暗叫苦。
他這幾天滿心都是梅娘的事,哪里還有心看書啊
“學生學生在看周禮。”李韜結結巴巴地說道。
宗大人唔了一聲,說道“周禮、儀禮、禮記,這三本書俗稱三禮,其中周禮又是三禮之首,既然你在讀周禮,那我問你,天官大宰謂之六典,是哪六典啊”
李韜擦了把冷汗,搜腸刮肚地把這問題答了出來。
“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教官府”
宗大人又考了他幾個問題,對他的回答還算滿意,又是一頓長篇大論,教導他要好好讀書之類的話。
李韜聽得汗流浹背,足足聽了小半個時辰,宗大人終于講得口干舌燥,停下來喝了口茶。
這時里屋的門簾撩起,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圓臉婦人走了出來。
“我說老爺怎么出來這么久,原來又在教訓學生。”宗余氏嗔怪地看了宗大人一眼,笑著看向李韜,“你是今年新進的秀才”
李韜趕緊向她行禮,說道“學生李韜,見過師母。”
“倒是個好孩子,快坐吧。”宗余氏把手里的盤子放在桌上,說道,“你先生雖嚴厲了些,話卻是好的,你可不要不耐煩啊。”
李韜連忙站起來,恭聲說道“先生教誨學生,都是為了學生好,學生一定銘記在心。”
見他禮數周全,宗余氏越發高興起來。
“這么熱的天,吃些果子吧。老爺你也真是的,要教學生什么時候說不得,一直讓這孩子站著,你瞧瞧他這一頭汗,也不知是嚇的,還是熱的。”
宗余氏的出現總算是緩和了屋里的氣氛,宗大人清了清嗓子,終于想起來問李韜的來意。
“李韜,你今日來可是有事”
李韜等了半天就等這一句呢,聞聲趕緊雙手舉起了匣子。
“學生聽說有一家做的吃食極好,特意尋來孝敬先生和師母。”
宗大人眉頭一皺,說道“不年不節的,送什么吃食拿回去,我不要”
李韜趕緊說道“不過是一盒吃食罷了,懇請先生務必收下”
宗余氏見宗大人又要搖頭拒絕,忙說道“甭管是什么,好歹是學生一片心意,老爺你又何苦為難這孩子”
李韜連連點頭“真的就是吃食,學生看見就想著先生應該會喜歡,所以才特意送來的,師母,您也嘗嘗”
一邊說著,李韜一邊把匣子送到宗余氏面前。
宗余氏見宗大人雖然一臉不喜,卻并沒有再開口回絕,便對李韜笑道“你有心了,快去吃果子吧。”
李韜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哪里還敢在宗大人面前停留,隨便指了個借口就告辭了。
宗余氏隨手把匣子放在桌上,把那盤一動沒動過的果子端了過來。
“老爺,不是我說你,那學生來給你請安,何必總是裝出一副嚇人的模樣你我都五十多歲的人了,兒女又不在身邊,真有個什么事,不還是要這些學生來幫忙嘛,老爺又何苦得罪人”
“你懂什么”宗大人皺著眉頭,摸著胡子說道,“方才那李韜是禮部主事李大人的公子,李大人曾經跟我說過,他這兒子雖然有幾分聰明,性子卻太過跳脫,讓我時不時敲打他幾句,免得他荒廢了學業”
“什么性子跳脫,我看這孩子就穩重得很。”宗余氏一臉地不以為然,說道,“在街上看見好吃的,還惦記著給你買一份送來,單這份心意就是極難得的”
她一邊說著,一邊揭開了匣子蓋。
“老爺來瞧瞧,那孩子給你買了什么”
宗大人說不過夫人,正有些煩躁地揪著胡子,卻發現宗余氏說著說著,忽然就一聲不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