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給他反應時間,明盛帝直接退位給他,自己當太上皇了
眾人忍不住懷疑到底是顧璋出的主意,還是明盛帝跟他待久了,染上了他的風格
這注定是個未解之謎。
明盛帝晚年除了回京小住,大部分時間都和顧璋在外面,人愈發開朗,行事越發瀟灑。
據說還和顧璋一起,留下了一封圣旨,其上蓋了兩人的私印和公印,封存于天工學校。
但這也只是野史傳說,畢竟往后兩三代皇帝都沒找到這封圣旨。
一百八十年后。
趙家皇室生出了一個小公主,聰慧可愛,取名為趙枕星。
她從小就聰慧,性子熱烈,從小喜愛先祖明盛帝的故事,更喜歡滿是新奇趣味的研究。
于是自己考入天工學校學習,每每都能拿到頭名。
她腦子里的靈感似乎源源不斷,好像夜里真的枕著星河入夢,夢里全是閃亮的小星星。
小公主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過得燦爛快樂極了,出色的成績,無憂的生活,滿學院的朋友。
每天高高興興上課,在同窗的驚呼聲下喜氣洋洋地宣布自己的新靈感,下課后呼朋喚友去隔壁演武堂玩軍師打仗的游戲。
但這份無憂無慮的快樂,隨著年齡慢慢變大,逐漸消失了。
因為她發現,她曾經玩得最好的朋友,一個個
都奔向各自熱愛的領域,在不同的地方閃閃發光。
有的入朝為官,庇佑一方百姓。
有的四處奔走斷案,為百姓鳴不平。
有的加入了海上商隊,掌握十幾門語言,帶著自信走遍世界,揚大宣國威。
有的參加了軍隊,隨著水師征戰四海。
而她呢
和顧公一樣享受生活,到處玩樂
她好像并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否則也不會像現在一樣不快樂了。
趙枕星迷茫時喜歡讀書,尤其是去讀先祖明盛帝時期的書。
她看到顧璋說“做自己喜歡的事。”
她看到明盛帝說“夫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徇也。”
不過小公主的迷茫并沒有得到解答,直到她看到了姜柔寫的書。
姜柔在明盛帝時期位居三品,作為顧璋最出色的學生之一,她一生未嫁,用畢生所學,造福了數不清的百姓。
在當時,她率領著最初一批天工學校入仕的女官,踏上這條滿是荊棘的道路,義無反顧地為后來者蹚出一條血路。
即使是這樣,她也不滿足。
她知道這條路有多難,知道有多少最初的姐妹一個個倒下,知道走這條路會如何遍體鱗傷。
相比她個人的成就,她更在意廝殺出來的這條血路,在顧公離去后,在明盛帝離去后,在她也離去后,會重新被堵死,再次布滿荊棘嗎
她盡力地做了能做的一切,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想到影響數不清女子的女誡,寫下了一本女教
與女誡中宣揚的女子要謙虛忍讓,不嫌勞苦親自料理家務,不喜好嬉笑玩鬧,端莊溫順地服侍夫君等觀念不同。
女教開篇就直接提出了完全相反于女誡中“卑弱”篇里男尊女卑的觀點生而為人,男女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