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院門開了半扇,顧蘭時在前竹哥兒在后,兩人一溜煙從前院跑進堂屋,他娘正坐在堂屋紡麻線。
苗秋蓮右手搖紡線車,左手抻著搓好的麻線條往外拉,紡線車的輪子轱轆轆轉動,她看一眼外面,眼神又落在紡線車上,隨著輪子轉,左胳膊抬起來往上拉,在空中一頓又往后抻,如此循環往復。
她開口“下雨了你爹和狗兒還沒回來。”
“我爹不是上地里去了,狗兒打豬草,估摸著就回來了。”顧蘭時卸下竹筐,直起身時手里還攥著那個小布兜。
竹哥兒放筐子的時候很小心,他懷里還有幾顆山莓果,生怕擠壞。
“刺芽找到了”苗秋蓮問道,視線依舊沒離紡線車,兩手都忙碌。
“找到了,運氣好,摘了不少呢,夠吃兩頓的。”顧蘭時笑著說,他蹲下把小布兜放在地上,先將竹筐里的野蒿一把把拿出來,刺芽在最底下。
“成,肉娘都切好了,等會兒你先去焯水。”苗秋蓮說完,又道“回頭讓你爹上鎮子買些好棉花,紡了織布,你也跟著我織,等織好做兩身新衣裳。”
說著,她右手不再轉搖柄,說“這兩身要是能留,就給你當嫁妝,過了門再穿,我上次在布莊看了,好點的紅布貴是貴,不過顏色亮,比自己染的好看。”
她咂摸一下,隨后心里有了定數,看著顧蘭時說道“到時候給你買一匹紅布,成親就一回,怎么也得穿好點。”
“娘,還早呢。”顧蘭時臉頰熱意未消,低聲說了句。
“不早了,就這兩年,不趁早把衣裳做好,等到了跟前,有你慌的,到時做不出來我看你穿什么。”苗秋蓮直搖頭,說“你啊,年紀小不知事,哪里知道下數。”
“行,我知道了娘,這就做。”顧蘭時趕在她絮叨之前連忙答應。
“怎么,不愛聽娘說話”苗秋蓮笑瞪他一眼。
“沒有娘,我這不是聽進去了嗎。”顧蘭時笑著岔開話,對竹哥兒說“把這些洗了。”
竹哥兒剛把馬齒菜掏完,接過小布兜就喜笑顏開“好。”
他順手拿上放在凳子上的手帕,起身到灶房去了。
苗秋蓮看見那個小布兜不是他們家的,問道“哪兒來的”
顧蘭時有點怯,畢竟家里不讓吃別人東西,照實開口“他給的,就是幾個地泡兒,沒別的。”
親事還沒定,稱呼上有些不好拿捏,不過苗秋蓮一聽就明白了,她神色有所緩和。
好事快成時,漢子送雙兒一些不打緊的東西也沒什么,有時殷勤點才好,起碼這個漢子不吝嗇,有這份心在。
沒有挨罵,顧蘭時放下心,拿了大竹匾過來,笑瞇瞇收拾起野菜。
“娘,野蒿多,又嫩,下午咱們蒸著吃。”他邊說邊從菜里挑野草和樹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