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被攆回家之后很是后悔,后悔構陷同僚。可后悔有什么用。張湯只能祈禱陛下想起他,令他去宣室殿伺候。宮里突然來人,張湯真以為皇帝又想起他,很是激動。
到宮里一聽要跟他結親,張湯別提多失望。反應過來,張湯替兒子拒絕。公主歷來嫁列侯,他兒子何德何能。張湯真認為兒子不配。劉徹看出這點越發覺著兒子不如老子。
好在劉徹身為帝王不怕女兒嫁錯人。張安世敢對不起女兒,大不了處死他,女兒另嫁。
列侯不多男人多,他可以封一個,就可以封第二個。
劉徹已知張湯家沒錢,就告訴他一切花銷,包括公主以后的府邸皆有他出。
張湯到家就忍不住長吁短嘆。張湯母親問他怎么了。張湯實話實說,陛下想把公主嫁給張安世。張湯母親認為這是好事。張湯輕笑“您忘了隆慮公主的夫君被封為隆慮侯。三公主乃石邑公主,她的夫君一定會被封為石邑侯。這在民間就是入贅,入贅”
“又不是不能入朝為官。再說了,也不是公主府。”張湯母親不以為然,“府邸建好也是石邑侯府。”
張湯一時無言。
須臾,他問母親“給他操辦婚事”
“咱家這點錢都不夠給公主鋪地的,操辦什么婚事陛下叫你怎么辦你怎么辦。”張湯母親白了他一眼,“身為副相不好好為陛下分憂,成天想著勾協同僚。陛下還愿意把公主嫁到張家,你還嫌他叫你兒子入贅”
張湯再次無言以對。
片刻,他又忍不住說“顏異那次
陛下也沒說什么。”
“陛下是在給你機會。你呢,一次兩次三次。不要說陛下,就是我這個親生母親都忍不了。”張湯母親真嫌兒子這一點,“過幾日該有人來找你了。這幾日好好在家等著。”
烏孫使者來朝不是小事。劉徹雖然沒出面,公卿大夫也沒空操心公主的婚事。小太子在高門殿接見烏孫使者那一日,令博望苑殺了一頭牛和一頭豬以及一頭羊。公卿士大夫去一半作陪。
美酒美食不斷,三公只去了御史大夫,衛青和霍去病都沒出現,可謂恩威并施。
烏孫使者認為這是劉徹的手筆。席間只有一個小兒,他又不確定了。使者找張騫旁敲側擊。張騫半真半假道“秋收在即,各地很忙,陛下和丞相公務繁忙。今日這場宴會連餐單都是殿下定的。”
烏孫認為大漢后繼有人,以后會越發強盛。三日后他逛遍長安,從長安城中匈奴人口中得知大漢像長安這么大城還有很多,他當即令隨從回去,向王說明情況。
九月月底,烏孫王又派使者來到長安,希望同大漢和親。
劉徹最聽不得和親二字。
小太子同樣不想和親。可唯有和親能表明大漢真想同烏孫交好。
這個道理劉徹也懂。劉徹問兒子怎么看。
小太子沉吟片刻“其實此事也好辦。”
劉徹來了興趣“比如”
“父皇先令人統計一下有多少未婚適齡的宗室女。”小太子說著一頓,“烏孫王多大年齡了”
劉徹沒有想過同烏孫和親,所以忘記問張騫“得有四五十歲了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