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這枯骨,好像是沒鎮墓獸威風,也沒陶俑嚇人。怎么死了比活著還廢呢,連他剛起義時裝備很差的起義軍都比不過。
秦漢時期流行厚葬,唐朝同樣盛行厚葬。哪怕是提倡節儉薄葬的李世民,最終也是厚葬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陪葬墓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以山為墓,比如魏征墓和新城公主墓。
第二種是覆斗形墓,比如長樂公主墓和城陽公主墓;
第三種是圓錐形墓葬,這種最多,文武大臣多是這種形制
第四種是山形,比如李靖墓,象征著陰山、鐵山、烏德鞬山。我們知道,武將的墓用山形也是起源于漢朝,是漢武帝為了贊美衛青和霍去病封狼居胥驅逐匈奴的戰功,特意讓工匠修建的,冠軍侯霍去病的墓形似他封狼居胥的祁連山,長平侯衛青的墓則是像他首勝匈奴的陰山。
劉徹和大漢朝臣沸騰了
“封狼居胥”
“冠軍侯長平侯”
能憑借戰功封侯,把戰功刻入陵墓里,劉徹以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可以想象霍去病和衛青對他對大漢有多重要。
還好,衛青已經在朝廷上了,雖然目前職位還很低,但是人找到就行。
“朕的長平侯在此,朕的冠軍侯在哪里”劉徹眼神狂熱,剛經過馬邑之謀的失敗,他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改變大漢的困境。
除了皇親國戚外,唐太宗的陪葬墓中還有一些身份特別的少數民族將領,足可以看出天可汗的包容自信
昭陵最負盛名的事是石刻“昭陵六駿”和“十四番酋長像”。
“昭陵六駿”是陪伴過李世民戰斗的六匹駿馬,李世民命畫家閻立本、閻立德兩兄弟設計和雕刻制作,成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巔峰成就
可惜,近代時期,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駒被盜走賣給了美國人,目前現存于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剩下的四匹為了方便帶走,甚至把它們打碎,幸好被西安民眾發現后阻攔了下來。
李世民剛剛還在為“十四番酋長像”高興,最近剛剛因為渭水之盟覺得憋屈,聽到這話就知道日后不但能翻身,還能集齊十四個番邦酋長的支持,精神都振奮了,結果馬上聽到自己的馬雕刻被毀“颯露紫拳毛駒”
他的六駿竟然被分尸了,六駿生前都沒有吃過這種苦
“可恨的侵略者,又是那美國人”
“十四番酋長像”是位于昭陵祭壇上的十四位番邦首領的石像,象征著大唐盛世時期歸附大唐的少數民族。
可惜,五代十國時期已經被毀壞,我們無緣見到
“哎”朱元璋也跟著嘆氣。
他的偶像是李世民,他也想看“十四番酋長像”,瞻仰學習一下天可汗的風采。
可惜,他也沒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