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漢的上上下下畫完九九消寒圖,春天來了。
元初宮邸學堂里,學子們順利畢業,開始進入吏員崗位實習,這一批學子里有男有女,是東漢第一批男女同校同朝的學子。
朝廷內不是沒有官員反對女子入朝,也不是沒有男性官員明面上支持、暗地里給女官女吏穿小鞋,故意打壓女官吏給出負面考評,但是作為第一批女官吏,本就是冒著天下所大不韙,自身有著強大的勇氣,背后也有無數女子的支持。
在朝堂之上,有鄧太后和鄧氏女子的支持,甚至還有有心出宮的太妃們的暗地支援;
在學堂里,還有新生和新生背后的勢力的幫助。
在初期,是最艱難的,卻也是為了打出一條通道,最為團結的。
在爭議與重重壓力中,女官吏的團體越來越壯大,也用實實在在的能力,證明了自己,一步步往上升。
很快,大臣們就顧不上女官的事了,因為名臣長亭建成了。
東漢的名臣長廊,不僅僅是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南宮云臺閣命人畫了伴隨漢光武帝開國的28位大將的畫像,稱為“云臺二十八將”,只對內祭祀。名臣長亭是對外可以允許所有百姓參觀,還會讓文人寫詩贊揚的
最開始被立石像和詩文贊揚的,就是“三圣像”“紙圣”蔡倫,“字圣”許慎,“科圣”張衡。
每天,三圣塑像前的香火都極其旺盛
造紙匠在家中供奉蔡倫,來到長亭也不舍得祖師爺“餓著”,寧愿每日走老遠的路來也要帶上香火紙錢;后來跟天幕學到了,開始采集野外春日開得正好的野花,供奉的蔡倫的雕像下常年花團錦簇;
文人供奉字圣許慎,在旁邊的柱子上題滿了詩詞文章各種贊美,許慎實在不忍心擦去任何一首,自費立了巨大的石碑,石碑也很快被詩詞填滿。
許慎的兒孫們每次偷懶不愛學習,就被許慎擰到石碑前看看其他文人的贊美,微笑著告訴兒孫“你們若是丟我的臉,猜猜文人們會怎么寫詩嘲諷你們”
地方百姓最喜歡供奉科圣張衡,知道了地動儀、渾天儀的重要性以及后世失傳之后,在鄧綏的要求下,張衡與工匠合作,加班加點制作地動儀,發放到地方上,希望能準時得到地震的提前到達,目前先派發給地震最頻繁的地方,當地百姓深受其利,對張衡感激不已。
但是張衡沒力氣去看自己的雕像,因為他還在加班做地動儀沒辦法,精密科學儀器,沒法標準化,只能靠手搓,這就必須需要設計者張衡本人親自測量檢驗儀器合不合格,也導致他忙得團團轉。
而等他的候風地動儀做完,張衡徹底沉入自己的研究事業,以高效率的專注,制作出世界上第一臺機械日歷瑞輪莢,亦稱“瑞輪蓂莢”,還有計里鼓車、指南車、獨飛木雕等發明,后來又根據獨飛木雕聯想到了天幕出現過的原始滑翔機,在科技的路上越走越遠。
當張衡閉門做研究、許慎發憤圖強沉迷書山字海、
蔡倫一邊研究造紙一邊做純臣不再摻和權力政斗時,當長亭的“三圣”香火旺盛、贊美無數后,最難受的就是他們同朝為官的同僚,尤其是與他們不和的政敵。
蔡倫不過一閹人,就這也可以封圣16”政敵官員上朝時要見到“小人得志”的宦官和女子,每天都氣得胸口發悶,下朝后還不得不經過三圣的長亭,還得被迫聽到百姓的贊美和上香,三倍打擊,讓他不得不相約友人,一起吐槽。
“這造紙他可以發明,我也可以發明點別的”
友人比他清醒很多“那么多工匠做各種發明,能青史留名的就那幾個,你以為真那么容易。”
“后世也喜歡文章,我不會發明,我寫得文章還能比那玩木頭的張衡張平子差”
另一位友人卻早有了想法“真想留名,眼前就有個機會甘英的西域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