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公主風風火火的忙碌去了,寧國公主開始帶著一群宮女們往工坊考核點去。
兩份不同的名單經過兩位公主的整理,最終交到了朱元璋的案頭。
朱元璋看著數量開始計算“少了這些宮女,皇城能省下更多錢吧”
再一想到這些守規矩且都勤快的宮女進入工坊后,可以給大明國庫增加更多稅收,朱元璋就更開心了。
他相信,經過森嚴宮規訓練的宮女,進入工坊也一定是最規矩、醉勤奮的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眼光不錯。
在應天府新劃分出來的工坊新區里,有不少前來應聘的女工,但是宮女這一隊明顯最規矩森嚴,姿態端莊的一看就經過特殊訓練。
民間女子看著列隊整齊卻一言不發的宮女長隊,忍不住小聲議論“這是哪家大戶人家出來的,好嚴肅”
“宮里出來的吧”
剛議論兩句,這群宮女被寧國公主直接帶著進入考核區,讓其他人羨慕也羨慕不來。
已經在深宮培訓過的宮女,是各個工坊搶著要的“規矩人”,基本可以根據原本在宮中的職位上崗再就業,考核也就是分配到哪個工坊的事。
而外面其他人還需要繼續排隊。
民間女子繼續排隊,因為隊伍太長,等了許久還沒輪到她,忍不住繼續與鄰居嘀咕
“旁邊還有人也有些奇怪,看起來又富貴又窘迫”
鄰居“那是罪臣家眷,跟咱們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以前再貴氣,以后還不是跟咱們一樣做工。”
“良家女可以自由進入工坊,她們有條件的。”鄰居語氣帶著同情,“她們沒有俸祿,要攢工時給自己贖身,不然一輩子就是罪臣賤籍。”
被民眾議論紛紛的,除了一看就規矩森嚴的宮女隊伍,還有一批
特殊的女子,罪犯家屬。
唐朝時期,官員犯事,女眷會充入掖庭宮為奴為婢,做苦力。包括后宮中的女醫,原本也有一部分就是來自這樣的罪臣家屬。比如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兒。
但是明清時期,官員犯事,男子可能是流放,也可能宮刑后充入后宮,比如鄭和。而女子則是充入教坊司,成為官妓,基本是終身不能自由,也無法贖出去。
從宋朝開始,妓女的數量呈倍數增長,到了明清是巔峰時刻。
宋朝的倍數增加有半壁江山,田地不多許多貧農破產的不得已,賣女為妓。連典妻賣妾也是在宋朝成為了普遍現象。
比如水滸傳里的賣藝父女金翠蓮,先是被鄭屠戶買去做妾卻不給錢,又成為其他人外室,這種現象在宋朝成為普遍現象,有民戶從小把女兒當大戶人家的妾室培養,長大了簽訂契約賣女為妾,還會約定多長時間,到期贖回再換,類似職業妾室,與典妻的契約生子相似。
明清時期,典妻賣妾同樣不在少數,私妓更加增多,還多了更多的外來性病,以及更多的。
朱元璋被天幕屢次提到的大明特色文學深深刺激到,下決心大力整頓民間風氣。
首先就是給那原本要被家中犯罪的男子連累去當官妓的女子創造工作崗位,從根源上斷絕官妓的來源。
而這種“以工代刑”法也被朱棣和后來的皇帝延續了下來,被連累的無辜女子終于可以脫離那無邊無際的娼籍苦海。
這一批罪犯家屬先面臨著崇寧公主的單獨詢問
“姓名。”
“籍貫。”
“特長。”
說到這里,崇寧公主特意換作通俗語言詢問,“就是你會什么,詩詞文章,紡織刺繡,樂器舞蹈,算賬”
“我會刺繡我的女工手藝很好我女兒從小的衣物都是我親手刺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