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自己要被送去教坊司的貴婦,聽到這話連忙大聲回答。
崇寧公主抬頭審視一番貴婦衣物上的刺繡,貴婦連忙掏出自己的手帕證明“我有家傳針法,一直沒斷過。”
崇寧公主滿意了,果然大家族的刺繡技術要更豐富。
她記錄下貴婦的信息,一式兩份,一份遞給貴婦,一份遞給旁邊的安慶公主,大聲吩咐“刺繡工坊一位”
旁邊有其他公主和女官,忙忙碌碌,幫忙分配和安排宮人。
宮中女官識字有限,加上馬皇后有意鍛煉女兒們,這一次許多新任務都讓公主們親自來接手。
對這一點,朱元璋只要一想到大明數量最少的才女、最沒存在感的公主們,還有對女性最多的壓迫,答應的非常快。
他的女兒以前是缺少機會,以后多鍛煉鍛煉,也能各有成就,名揚青史
對于朱元璋那么宏大的心愿,公主們不管知道不知道,此時已經顧及不到了,各自都忙著眼前的事。
每位公主都在詢問和登記著,罪臣家眷為了唯一的生路,也
盡力配合著。
“姓名,籍貫,特長”
“我讀過幾本醫書,平時幫祖母曬曬草藥”
“醫護工坊”
“特長”
“家里的賬本都是我在管理”
“商部待定,待會需要考核之后再決定。”
伴隨著人來人往,公主們的聲音漸漸嘶啞
“紡織工坊”
“文學工坊”
“木器工坊”
“農具廠”
“火器廠”
除了負責登記的幾位年長公主,后面接手對人才進行分類的是年輕些的公主。
朱元璋最不缺的就是兒女,這時每個公主負責一個工坊都足夠,當登記的公主們進行初步分類后,那些人才拿著登記的另一份木牌,找到相應的公主身后站著,待會會由公主們帶去工坊那邊進行最后的考核,考核通過就可以上崗。
目前刺繡和紡織工坊是人最多的。而有一個特殊的工坊,一個都沒有,連名字也很奇怪特種人才部。
特種人才部負責人是安慶公主,她看著其他工坊的人越來越多,自己負責的隊伍卻完全沒有新增名單,急的不行。
自己這個工坊才是最缺人才的,怎么能沒有呢
正在這時,她終于聽到崇寧公主面前的年輕婦人用帶點口音的語言說道
“我會外語。我是廣州出生,家中有跟外國人打交道的商鋪,都是我在掌管,我會好幾種”
“特種人才”安慶公主迫不及待站起身來,驚喜地大聲喊道,“這邊請”
年輕婦人面前的崇寧公主笑了,遠遠地用手指隔空點了點她,仿佛在批評她操之過急。
安慶公主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沒辦法,父皇說每個人負責一個工坊,她出于好奇非要負責這個特種人才,結果一個人都沒找到,豈不是很丟人
好在有了一個,就有了接下來的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