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劉徹面色冷漠地拂去寬袖上的浮灰,朕為天子,是天神欽定之人,朕為何要向天下賠罪
天色有變,天神提示朕行策要謹慎小心,需要及時調整策略,這是他與天神之間的事。
朕與天神之間的事,關爾等儒生何事
只是朕數次尋求仙人,皆不得蹤跡,朕的君權為上天所受,
那天神為何不現身與朕相見
漢武帝被董仲舒念叨煩了,就將他派到江都王當國相。
見他成功教化劉非,又把他提到膠西王劉端處任相國,膠西王為人賊戾,非常不好相處,董大儒干了四年,表示不跟你們玩了,辭職
于是回家埋頭著書,誰知朝廷每有大事商議,漢武帝都會讓廷尉前往董家問議
唐
李世民與朱元璋一樣,認為到天幕講得過于輕浮,只好遣人取來漢書細細觀之,欲圖窺探書中細節深意。
同為帝王,他哪會看不出漢武帝遣人問議是假,借儒家向天下宣揚君臣關系是真。
他置五經博士,卻獨獨將五經中的春秋提出,作為判斷案例的法典,向天下人表示
朕的詔令爾等不聽,便是不忠,當死
畢竟春秋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倫理,對集權甚為有利,不拿來用都對不起自己。
否則為何讓法家出身的張湯陋巷尋問
漢武帝行的就是春秋決獄
天幕語氣雖然浪蕩,但說得沒錯,漢武帝就是借儒家皮,行法吏事,達到自己統治目的。
李世民面色復雜地合攏史書,心道不愧是與始皇并肩的帝王,論政治手腕,在皇帝中當列前茅。
正感嘆,就聽得天幕語氣又開始戲謔
用了人家統一思想,就把他拋棄不理,見他回京又不停問計,劉豬豬,你好渣男啊
李世民抬頭就見到天幕展現的幽怨圖片陛下,你忘了我們的海誓山盟了嗎
噗一口水猛地噴了出來,殿內群臣子面面相覷,后人后人如此憎恨儒家嗎
最近在努力讀書的程咬金不解道“儒家干了什么連續兩個后人都對它都沒什么好話”
他抬手撞了撞秦瓊“叔寶,你說說,這咋回事”
被迫發言的秦叔寶瞪了他一眼,無奈道“別忘了后人那句口號。”
打倒救出
勉強恢復正常的李世民收攏好書冊,沉吟道“人看事看物都有偏向性,天幕展現僅為一家之言,我們不能偏信偏聽。
并且儒家多出圣賢,有教化點慧之功,定是后世儒家欺師盜祖,才讓儒家有了惡名。”
大唐不以儒家治國,但經此天幕警醒,他必然要提防儒家,以防他們想要政治話語權,蠱惑人心,教人作亂。
所幸天幕只是戲謔一句,語調又恢復正常
儒家自秦末年起,就一直在尋找復起之機,經過秦朝毒打,部分儒者大改儒家迂闊不實用的作風,轉為靈活務實,因地制宜的風格。
如孫叔通在亂世經過項梁、楚懷王、項羽三位老板后,最終帶著百來位儒生歸附漢高祖。
可惜漢高祖不好儒,甚至有過儒冠撒尿的污點,所以儒家安利賣得極為慘淡。
叔孫通表示為了儒家理想,我改
劉邦不喜儒裝,叔孫通立馬改換楚地短服,見陣營中缺少人才,又向劉邦舉薦人才
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人才推舉多了,終于叔孫通刷足存在感,入了劉邦眼,成為博士號稷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