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微笑著道:“能聽到你這么說我很榮幸。我還以為你會因為電影宣言而討厭我,討厭我的電影呢。”
候麥輕笑道:“特呂弗說過一段特別有道理的話,導演有兩種:在電影構想與拍攝的時候,有些導演會在心里想到大眾,另一些導演則是根本不考慮大眾。對于前者,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對于后者,電影是個人的探險。這二者在本質上沒有高下之分,只是路線不同。”
許望秋和候麥聊了起來,盡管他們走的路不同,理念也不同,但他們都是熱愛電影的人,在電影上有許多可以聊的東西。他們兩個聊得十分的投機,有一種恨晚的感覺。
兩人正聊得開心,燈光突然黯淡下來,舞臺上光滑流轉,原本嘈雜的現場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抬頭看著舞臺,等著頒獎禮正式開始。
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主持人走上舞臺,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先生們,女士們,大家好!感謝來到第34屆西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的現場。今天晚上,我們齊聚一堂……”
跟奧斯卡、金球獎那樣的晚會型頒獎禮不同,三大電影節頒獎典禮都非常簡單,不是盛大的晚會,沒有歌舞表演,也沒有激動人心的頒獎過程,就是一個簡單的表彰大會。在簡單的開場白后,電影節主席德-哈登上臺致辭,然后就正式進入頒獎程序。
首先是頒發短片單元的獎項,去年中國電影《三個和尚》獲得了短片單元的最佳短片劇本獎;今年中國沒有短片參賽,短片金熊獎被捷克定格動畫大師楊-史云梅耶的《對話的維度》輕松摘走。
短片單元的獎項頒完,評審團主席讓娜-莫羅率領著黃宗江在內的六位評委走上舞臺,在舞臺右側落座,隨后主競賽單元的頒獎儀式正式開始。
“獲得杰出藝術成就獎的是西德和土耳其合作拍攝的電影,《哈克利的季節》!”
“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蘇聯電影《自己希望的愛情》的演員,葉夫蓋妮亞-格魯申科!”
“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的是美國電影《冠軍季節》的演員,布魯斯-鄧恩!”
現在的西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獎項不像后世那么多,只有六個獎項,杰出藝術成就獎、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評審團大獎,以及最佳影片獎。
在候麥拿走最佳導演獎后,就只剩下評審團大獎和最佳影片獎了。這個時候,現場記者突然意識到現在只剩兩個獎項,但接到組委會通知,被邀請出席頒獎禮的劇組還有三個,《蜂巢》、《1920年的法斯特》,以及《一盤沒下完的棋》。
三部電影兩個獎項,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某個獎項出雙黃蛋,另一種可能是某種劇組雖然被邀請出席頒獎禮,但實際上是沒獎的。受邀出席頒獎禮,卻不給獎,往往出現在年輕導演身上,像候麥這種知名導演,電影節是不敢這么的。不過《蜂巢》、《1920年的法斯特》,以及《一盤沒下完的棋》都是年輕導演,這種情況出現在任何一部電影的身上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