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同想剛才自己跟出租車司機的對話,想起最近兩年香江很多人因為樓市崩坍損失慘重,而在電影《冷》中,主角一家的悲劇也是因為樓市崩坍造成,只不過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96年。他對此極為吃驚,許望秋是內地人,在香江的時間不多,但他對香江的觀察是如此的深入,這是絕大部分香江導演都沒有做到的。
這真的不可思議,大概這就是天才吧!
在《冷》這部電影中,江大衛表演絕對是一大亮點。他將鄭毅這個角色從一個堅信正義、堅守善良的好人,到連小孩都殺的瘋子這個過程完美的呈現了出來。觀眾能夠清楚的看到人物內心的支柱一根根被摧毀,最后徹底走向癲狂。電影對鄭毅這個角色的刻畫,簡直可以當心理學教材。江大衛簡直不是在表演,而是將自己變成了鄭毅。江大衛的表演即使拿去跟《出租車司機》中羅伯特-德尼羅相比,也不會顯得遜色。
在《冷》這部電影中夜景特別多,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加上微微變形的鏡頭,給人一種光怪6離的感覺。整個城市就像一只怪獸,吞噬著低沉人民的財富和生命。電影極其強調位置關系,有大量存在高低機位差的鏡頭。比如男主角一家最開始住的地方屬于低矮的地方,后來搬的新家就在比較高的位置;而黃四郎一家則住在山上的別墅中。香江就是如此,有錢人住在山上,沒錢的人住山下,幾十年前華人甚至沒有資格住在山上人。
林年同對《冷》最大的期待是想看看電影語言上有哪些新的嘗試,在觀影的過程中,他一直在注意這個問題,但并沒有發現什么特別的東西。他覺得可能是許望秋有進行嘗試,但自己沒有發現。不過在這部電影中許望秋堅持了鏡頭是活物的理念,而且越發嫻熟。很多時候人物不露臉,通過鏡頭的動靜變化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內心狀態。
林年同心想,許望秋這個理念真的值得分析,我就以此寫文章吧。
《冷》情節非常緊湊,讓人一直跟著劇情走,沉浸在電影中。兩個小時的電影,林同年簡直沒有感覺到時間流逝,甚至覺得有些奇怪,怎么這么快就結束了。
等到放映廳里的燈光亮起,林年同有種煥然若夢的感覺。他想過去跟許望秋交流,但看到許安華、田壯壯,以及銀都的人圍著許望秋,就暫時放棄了這個打算。
許安華對這部電影滿意至極,覺得電影各方面都是相當完美的,是一部非常反應現實的力作。她由衷地道:“這部電影真是震撼人心,看完后給人的內心沖擊非常大,我現在心里都還有點堵。沒想到你拍香江故事,也能拍到這種程度。”
許望秋心想,我妹妹就是死在地產商手中的,對資本家的德行太清楚了,他笑了笑道:“這多虧了嚴皓,以及整個創作團隊共同努力,他們有拍現實主義電影的經驗,對香江底層的生活狀態也比較了解。有他們在,一切就容易了。”
石慧他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向許望秋表示祝賀:“你這部電影拍得好,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吃人的本質,比我們以前拍那些電影深刻多了。”
“是啊,電影里黃四郎說,你知道在他們眼中,這個城市的市民是什么嗎?是他們種的草,每隔十幾年就可以收割一次。真是一語道破天機,資本家真是吃人的。”
“黃四郎就是李黃瓜嘛,能看到他在電影中被打死,我真是感覺出了口惡氣。我相信等到等到電影上映,很多香江觀眾看完后都會拍手稱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