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父親力保,趙太子丹只是被廢了太子之位,并沒有被處死。只能說同人不同命,劉丹犯了那樣的過錯,他的父親卻拼命要保他性命,而衛太子劉據沒做錯什么卻被父親逼上了絕路。這就是古代人治的弊端,明明設立了法度,有法可依,但統治者卻很少遵從自己設立的法度。”
“有法可依卻行事任意,長此以往,朝廷沒有威信可言,又如何不潰敗。”
想到趙高犯法本該處死,自己卻覺得他伺候的好,而法外容情,結果嬴政默然不語。
“說回江充,據說江充身材魁梧,而在上林犬臺第一次見皇帝時卻穿著很像女子裝束的織絲禪衣,絲帽上還用鳥羽作纓,走動時搖冠飛纓注1。每次聽到這個描述,我的腦海中就閃過某影視劇里掃把星的模樣,不過更被認可的形容是江充遠看就像一只五彩斑斕的大野雞。”
“一壯男穿著類似于女裝的衣服,頂著一頭彩色的鳥毛,怎么說呢反正我是想不出什么美感,大概是我這個老百姓跟不上你們當皇帝的審美吧哦,忘了漢武帝是雙插頭,沒準就喜歡這種風格。”
嬴政、劉恒、劉啟等胡說我們才不是這個審美
年輕的皇帝性格銳意,所用近侍風格也與晚年諂媚之流大為不同。誰也不愿意做那天幕所說的趙高之流,更愿意以大漢忠臣自居。或許是對后來可能是取代自己上位的人不爽,亦或是怕被誤以為是江充之流的佞臣,大家都不敢過于諂媚皇帝。
聽到這里左右侍中和黃門皆回望皇帝,若有所思
劉徹怒目而視我不是我沒有
“漢武帝見到非主流裝束的江充非常賞識,交談后更是十分高興。江充說想要做出使匈奴的使者,皇帝就任命他為謁者,出使匈奴。突然覺得科舉制出現前,皇帝用人都好任性啊。討官這么容易,讓我有種我去也能討個官做的感覺。”
聽得此言,秦始皇、秦二世等皇帝都點頭表示贊同。封建王朝前期,百姓受教化的極少,以主播的見聞才學若到了這些王朝確實能做官。
“當然是感覺,哪怕是秦漢女性地位還沒跌到谷底,一個女子跑去自薦,可能門都進不去。如果不怕死,給秦皇漢武表演個雜技魔術或許比展現才學拜官的可能性更高些。”
嬴政和劉徹的臉頓時一黑這事是過不去了是吧
“江充出使匈奴回來很快就被任命為繡衣使者,督捕三輔境內的盜賊,監察豪貴們的越禮過分行為注1。當時確有許多貴戚近臣驕奢越僭,江充為了沖ki,將這些人一一彈劾,奏請沒收這些人的馬車,讓這些貴戚子弟出錢贖罪,所得用來抗擊匈奴。”
“皇帝因此認為江充忠直且奉法不阿,準其所奏。加上江充能言善辯,很會拍馬屁,總能哄得皇帝開心,于是越發被信重。通過處置這些僭越的貴戚得到好處,江充也隨之開始瞄準更高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