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江充外出碰上館陶長公主在馳道上坐車行走。馳道就是我們前面提過的好不容易修條路卻只能給皇帝走的道啊,等等,江充走的是馳道嗎如果他走的不是馳道,他怎么知道長公主走馳道”
之前因阿宋說到道路的事情,有些講究效率的君王改變了馳道的作用。比如始皇帝意識到皇權已經無法只通過特權來維護威嚴后,為提高馳道利用率,已經下詔允許文武百官從馳道通行,黔首則被允許走官道。
不過被允許走馳道的官員和走官道的黔首需謹記按照不同權限及時避讓車輛。比如皇帝過來了,你得靠邊避讓,比如黔首遇到執行公務的官吏要及時讓路等等。古代不同階層車馬都有規制,并不難辨認。
“反正江充就是看到了館陶長公主走馳道,于是攔車喝問。館陶長公主回答說是受了太后的詔命,趕著去見太后。然后江充就說公主可以過,隨從不可以過,于是把館陶長公主的隨從處罪,車馬沒收。”
“那么問題來了,皇帝走馳道時,他是自己走的嗎如果館陶長公主真的是奉太后的詔命趕去相見,她的隨從自然應該奉侍左右啊。”
天幕下館陶長公主氣得跳腳,這什么江充竟然敢踩他上位。
“這件事雖然得罪了館陶長公主,但館陶長公主如今能夠依仗的不過是長公主的身份以及和太后的那點交情。江充是天子近臣只要討好皇帝,對于踩長公主揚名完全沒有壓力。事實也是如此,江充這一行為越發充實了皇帝眼中忠直且奉法不阿的人設,得皇帝信任。”
“這讓江充得意之余,也開始尋求更大的目標。那么什么人比踩館陶長公主一腳,更有利于揚名呢當然是太子劉據了。”
“不久后,在長安的太子派使者去甘泉宮問候父親,使者前去甘泉宮路上走馳道被江充遇到了。江充于是將之扣留,太子不想父親覺得自己御下不嚴,就派人去和江充求情道歉,希望這件事不要報給皇帝。”
“然江充本就是要借此鞏固自己忠直人設自然不答應了,反手就報給了皇帝,還順便告了太子一狀,說太子竟然不讓我告訴你。皇帝表示很滿意,覺得江充很老實,于是越發信任江充,升官升官。江充及其親族都跟著沾光,但事后又覺得自己得罪了太子,擔心太子報復。”
“于是就這樣江充單方面開始記恨太子,總覺得太子登基后會清算他,琢磨著如何搞死太子。”
“啊”真老實人衛青睜大了眼睛,臉上寫著滿滿的不解。
不是應該太子記恨江充嗎,怎么說江充記恨太子
館陶長公主一口氣提的老高,又松了下去。皇帝對她這個姑姑這般,對兒子竟然也是這般,感慨之余,又覺發寒,發現姑姑這個身份在皇帝面前并沒啥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