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莼和姜梅站在港口市舶報關廳前約一盞茶,董副提舉他們才乘著馬車到了,有些狼狽地下了馬車上來給許莼作揖告罪,許莼道“無事,去報關廳看看吧。”
市舶司港口報關廳是一層兩層的廳堂,里外都搭著長棚,擺放著各色的貨物。報關的船只代表在港口排著隊,等著市舶司的官差上船去驗看,花廳里則是兩位書辦正忙碌地驗看公憑和公驗。
許莼一行人官服鮮明,煊煊赫赫走進去,立刻被無數商人注目,其中更是有不少藩夷之人,都長得高鼻深目,發色奇特,全都炯炯看來。原本喧鬧的大棚花廳都倏然靜了一靜。
董憲和徐廷杰已許多年不曾來過這市舶司的港口報關廳看了,如今鼻子里聞著這海腥汗臭味,滿眼都是蠻夷和商戶、港口力工,又被人無禮注目著,全都油然生出了不適,但看許莼在前面邁步而行從容若定,護衛們站在他身側扈從,自己這一行人步入人群,人群全都猶如船頭分浪一般分開,目光中帶了崇敬,忽然又自覺威風凜凜,生了些得意之感。
許莼卻是走到了報關的長桌處,負責的書辦連忙起身下拜,許莼溫和叫了起來,拿了桌面上的報關公憑看,一邊問道“這平日查驗主要核查什么”
書辦連忙道“平日主要是核查公據上的海船載重力勝、船身、檣高進行公驗記錄,核對貨品,提出抽分數額,然后讓核查書辦上船去一一核對貨物,查是否有禁品,有無夾帶,核驗無誤后再蓋了戳,再請人送去提舉司審驗。”
許莼問道“這前后辦理大概要多少天能核多少日”
書辦道“這得看是大船還是小船,海船總要十日左右,貨物特別多的,一月之期也有的,柴水小船就快,兩二日可驗回。”
許莼微微頷首,也不評價,只拿了那公憑看了看,看上頭是“查驗朱水記福船一只,尖底、方頭、闊尾、桅桿二根,水密艙十二間,載生絲百包、瓷器五百件,出洋貿易。當抽分生絲十包,瓷器抽百件。”
另外已寫了“朱水記”簽牌在一旁,這是要交給去船上核驗的官差的。
許莼細細拿著那張單子問了一回,又問那商戶“這抽分這般,還能有得賺嗎”
那朱氏商船的掌船的早已跪了下去稟道“稟大人,能賺的,運去南洋,只是那邊也要抽稅,一來一回,扣除水手和本錢,大概能翻個十倍,只是我們船小,只祈天后娘娘保佑,不要遇到風浪。”
許莼含笑命秋湖給了那掌船的賞銀,又隨手抽了幾張看,之后又里里外外看了一回貨物,這才走了出來回到了門廳外,那里豎著一塊照壁專門用來懸掛公告的,正刻著市舶通則,另外貼著張告示,還是中秋免衙的舊告示了,被海風吹已十分殘破。
徐廷杰看許莼站定看那告示,尷尬道“下邊官差不精心,下官命他們立刻清理舊布告。”
許莼道“不必,我看這地方挺好,本官新上任,正好有個告示,且先貼這里吧。”
一眾屬
官不明所以,卻見后邊兩個護衛從馬車后抬出了一個沉重的青銅柜搬來了這告示牌前,背后掛著鐵索,鎖上了那告示牌的柱子上。
另外秋湖和夏潮已手里拿了張告示來貼上了告壁上,眾人凝目一看,只見上頭寫著“市舶司四誡”
“一曰崇廉以拒貪。
本司潔己奉公,不貪一錢,除開列稅單所需稅銀,其余一文不得多取。
二曰務實以納財。
本司尚儉戒奢,不涉商戶飲宴,除公事外,其余一概不談。
二曰求諫以示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