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唐的日益繁盛,長安城宅邸價錢一飛沖天,“長安居大不易”,不僅長安的百姓住不起,仰慕長安外鄉人也難以負擔昂貴的住宿,只能投訴到城郊,甚至遠到終南山外幾十里。
靠近長安城西北歸義坊,居住的百姓多靠著做苦力,幫閑為生,地段偏僻,巷子里臟亂不堪,被住戶隨意亂扔的雜物堆滿,偷搶案子頻發。
后來時任工部尚書的張九齡治理過長安河道與城池之后,這一代逐漸好轉。張相夫人,長安有名譯官學堂山長譚昭昭的幾間宅邸,經過整修后,借給進京的窮苦讀書人暫居,分文不取。
自此之后,手頭不富裕的文人騷客便在此投宿,歸化坊日漸出名,甚至變成了長安城有名的“詩文坊”。
擁有宅邸的住戶,開設食鋪酒樓,騰出自家的屋子收拾布置后,供給前來的文人住宿,賺了不少的大錢。
住戶自發開始維護巷子的整潔與治安,歸義坊宅邸的價錢,雖比不過靠近皇城一帶的坊,卻足夠令囊中羞澀之人望而卻步。
又是一年春花爛漫時。
長安春意盎然,灞橋,芙蓉園,昆明池,終南山下,深深淺淺的綠,白的粉的辛夷,明黃的迎春,純白的李花,漫山遍野開著,五顏六色爭奇斗艷。
歸義坊的熱鬧自不用提,因著今年的春闈即將放榜,考生們趁著等候的閑暇,忙著吃酒交友,歸義坊十二時辰燈火不滅。
在歸義坊最里面的幾間宅邸,門前皆掛著“歸鄉”的匾額,守在門口的童子,伶俐活潑,看到進出相熟之人,叉手遙遙作揖見禮,遇到不熟之人,則會拿著冊子上前,詢問來由。
孟浩然與杜甫王維三人的車駕到了最西邊的“歸鄉”前停下,童子上前立在了門邊,笑著恭敬打招呼“郎君回來了李郎君送走友人之后去歇著了,交待過奴,若是你們回來后,便讓奴去請他起身。”
王維家境最為殷實,他掏出個錢袋扔過去,道“拿去買糖吃。”
童子手腳麻利接住,躬身道了謝,撒開腳丫子跑進門去傳話了。
孟浩然走在最后,打趣道“李太白吹噓海量,卻不及你我,昨夜吃了酒,都快午間了,居然還未醒來。”
杜甫負手搖頭,“非也非也,李太白早間從城外輞川別業趕回城,摩詰送了他兩壇酒,約莫著他在路上都打開吃光了。”
王維含笑聽著,除了李白之外,其余三人都在朝廷當差,恰逢旬休,幾人便約好出城,前去王維的輞川別業吃酒,直到快天明時方歇下。
孟浩然與杜甫起得比李白要遲,他們三人都住在“歸鄉”,李白說是要回來見一個前來拜訪的友人,便未等他們,提早回了城。
三人進屋,李白已經稍加洗漱,慵懶地靠在軟囊上,等著小爐的茶水沸騰,抬手隨意招呼,道“快過來坐,茶水且得等一等。”
幾人分別落座,杜甫打量著李白充盈著血絲的眼眸,關心道“太白可是倦了,我瞧著你的精神不濟,不若
前去再歇息一陣。”
李白豪邁地道且不要緊,待我吃盞濃茶,還能給諸位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