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居然諷刺成國公和英國公,罵他們自己領著都督府的職位,子孫有了著落,就不管旁人了,自私自利,不配為勛貴之首。
中層勛貴們這一場大鬧不僅聽得朱厚照赫然變色,就連國公爺們也坐立難安。魏國公更有唇亡齒寒之感,他不過帶家人去寺里上香,就差點被文官扣上屎盆子。如若再為點蠅頭小利內斗起來,待他百年之后,子孫后代豈不是只能任人宰割。
存著這樣的想法,他大膽開口道“萬歲,臣以為東官廳一事不如先緩緩。十二侯爵督領團營,雖無功勞,亦有苦勞,萬歲何不再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去整頓,如還是一如往常,再設東官廳不遲。”這就是拖字訣了。
同樣反對的文臣立刻打蛇棍上“臣附議,太倉空虛日久,如再大興土木,恐無法支撐。”
“臣也附議,于禁中設校場,實在聞所未聞,有損宮中秩序。還請萬歲收回成命。”
“臣也附議”
鬧成這樣,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國公也不好再閉口不言,他們總還要在圈子里混下去,因而也期期艾艾地開口,請朱厚照暫緩此事。
劉大夏、戴珊等人贊同此事的文官見勢不好,立刻開口反駁。一方是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另一方則仗著聲量高、體魄壯。兩方人馬剛開始還能用上敬語,文明地開始辯論。到了后來,這些個龜龍鱗鳳竟然不顧體面,開始破口大罵。一時奉天殿熱鬧如菜市場一般,高官顯爵爭執起來也同民間的黔首潑婦別無二致。
朱厚照險些氣了個倒仰,這群狗東西,先前答應得信誓旦旦,一有不對就立刻反水來咬他一口。他生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何曾被人這么轄制過,這群人如此作為,反而激發了他的逆反心理。他如今是非要設東官廳不可
想到此,他霍然從寶座上起身,抓起身旁劉瑾手中的浮塵就要丟出去。可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李東陽開口了,他眼見火候已然差不多了,可不能讓皇上在大殿上發祖宗脾氣,讓君臣之間徹底勢同水火。所以,眼看朱厚照要忍不住了,他就立刻出列開口道“肅靜”
內閣首輔一開口,負責禮儀事的太監和錦衣力士這才如夢初醒,齊齊大喝道“肅靜”
這聲音悠揚婉轉,立時就響徹金殿。爭得臉紅脖子粗的文武官員這才回過神來,心知自己殿前失儀,犯了大罪,忙嘩啦啦一齊跪下,適才還鬧哄哄的大殿,轉瞬之間又變得鴉雀無聲。人人低垂著頭,汗涔涔的手上抓著玉圭,連動也不敢動。
朱厚照此刻的心情,就如即將要炸的炮仗遭冷不丁澆了一盆冷水一樣。這一口氣發又發不出來,咽又咽不下去。他豈肯善罷甘休。李東陽度其臉色,心知萬不可不能讓他繼續開口。于是,李閣老又搶先一步,難得疾言厲色地發作道“爾等深受皇恩,個個腰金拖紫、鳴玉曳組,卻不思圖報,反而咆哮于大殿之上,無禮于圣躬,哪有半分良賢之相實在是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