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不僅是文官之首,更是文壇領袖,德高望重,立朝多年,從來待人寬和,如此說話,還是第一次。一些文官立刻就臊得滿面通紅,磕頭請罪。武將們也頗有些訕訕的,向朱厚照叩頭認錯。
這下,朱厚照這口氣是咽也得咽,不咽也得咽了。人家都認錯了,他總不能不依不饒把人全都殺了。是以,到最后,他只能罰俸了事,雖又充實了內庫,但在他心底,恨不得把這些人的家都抄了。李東陽見機忙道“萬歲,東官廳之事雖有益處,但其條陳恐需再議。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若待臣下去調節之后再議吧。”
到底姜是老得辣,李東陽此言有兩個意思一是他保證會盡力下去調節,讓東官廳能夠試行。二是反正如今也討論不出什么東西,再鬧下去大家都不好看,不若先放一放。
此話一出,人人都屏息凝神,靜聽著玉階之上的聲響。半晌,朱厚照的答復方從高處傳來,在纏龍楹柱中回蕩“就依李先生的辦吧。”
眾人這才松了口氣,高高提起的心終于落到了肚子里。傳旨太監也暗地里抹了一把汗,他得朱厚照的示意后,象征性地問了一句“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本以為,大家都會安靜如鵪鶉,迫切要下朝去壓驚。誰知,異變又發生了。翰林院謝編修突兀地出列,表示近日與同僚編了一本書,希望當堂獻給萬歲。
朱厚照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他用盡他所有的修養,才沒有叫謝丕馬上滾蛋,而是給了他開口的機會,然后,他就收到了這些日子以來最大的驚喜。因為謝丕獻得書不是尋常典籍,而是功臣襲底簿。
謝丕生得一表人才,身材修長,在金殿中不徐不急地放雷“啟稟萬歲,爵位世襲本有祖宗法制。但功臣之家,子息綿延,人丁興盛,承襲混亂之事多次發生,徒添煩擾。譬如廣寧伯劉榮后裔兩孫爭爵之事惹得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這說得是,廣寧伯劉榮有三個兒子,長子劉湍本是板上釘釘的繼承人,但他英年早逝,還沒有子嗣。其弟劉淮就繼承爵位,可惜劉淮也是個短命鬼,他去世之時,自己的兒子劉瓘還年幼,本該屬于劉瓘的爵位就被他的三叔劉安憑借著守衛大同的軍功借襲而去。劉安死后,他的兒子劉璇就和本該襲爵的劉瓘爭執不下,多次上書要求憲宗爺做主,把憲宗爺擾得煩不勝煩。在朝不少也是三朝元老,對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襲爵之爭還有印象。
謝丕接著道“為防舊事重演、僭越冒襲,臣與董玘、穆孔暉二位共同對勛臣世系嚴加核查,遂成此功臣襲底簿,特獻于萬歲。”
勛臣世系嚴加核查這是什么意思,各勛貴大臣一時面面相覷,心中忐忑。
朱厚照則是眼前一亮,他一招手,自有太監將書接過呈上,他略一翻了翻,卻發現前幾頁都是空白,他不由問道“何故如此多空缺之處”
謝丕躬身道“萬歲恕罪,這是臣等對承襲之制,尚存疑惑,故而不敢擅自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