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雖小,勝在清凈,距離奇州書院近,附近住的都是外地來此求學的學生,治安有保障。
上一位租客據說也是個學子,屋里桌椅板凳保存完好,不用秋東額外添置家具。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里是城西,和烏家所在的城東隔著大半個奇州城,不刻意找過來的話,一般來說很難相遇。
這點讓秋東很滿意。
租房花費三十兩,添置被褥等生活起居用品花去三兩,去成衣店從里到外添置兩身衣裳鞋襪,又去了九百三十文。
夜里秋東躺在竹床上,聽著外頭更夫的梆子聲,心里也不知為誰長長的出口氣,一股“終于自由了”的感慨揮之不去,即便夢里也覺得渾身輕松。
槐樹巷子直通柳條兒街,這條街東有牛馬市,西有人市,每日車水馬龍,三教九流來往不斷,熱鬧的緊,街邊各種攤子林立,商鋪酒樓鱗次櫛比,是奇州城極為繁華的所在。
秋東早起換上昨日新買的成衣,雖然依舊很不能理解他這種“衣領袖口磨的皮膚疼”的錯覺是哪兒來的,但經過幾輩子的習慣,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能做到視若無睹。
才出門就和隔壁的嬸子撞上,那嬸子一見秋東模樣,不過十五六的少年郎,生的唇紅齒白,面龐還稚嫩的很,眼睛卻極為有神,一身書生長袍穿在身上,走路一板一眼,比自家那跟著夫子學了小二十年的大兒子也不差什么。
當場就笑瞇了眼,極和藹的主動和秋東打招呼
“可是昨日搬來的谷書生嬸子我夫家姓劉,就住你隔壁,有什么需要喊一聲便能聽見”
秋東默默給自己點贊,這和他想要達到的效果相差無幾,笑盈盈和嬸子搭話
“虛讀了幾年書,還沒下過場,算不得書生。劉嬸子可是趕早市去買新鮮菜”
劉嬸兒聽秋東沒下場科考過也不覺得奇怪,她家里有讀書人,最是了解這一行,什么樣的情況都有。
見秋東一個人生活,很熱情的給他指點了附近哪家買菜實惠,哪個老板做生意實誠,哪位店主最是嘴上會來事兒手下糊弄人,千萬不能去。
非常有生活氣息的寶貴經驗,要不是看這讀書郎長得實在討人喜歡,她才不會隨便告訴別人這些訣竅呢。
秋東聽的津津有味。
末了行至包子鋪前,買了五個大肉包子,勻了嬸子兩個,自個兒三個,吃的滿嘴留香,可算是解了自醒來那日便腹中空空的饞。
劉嬸兒一番推辭,最終收了包子,自個兒沒舍得吃,塞進菜籃子,忍不住細細叮囑秋東
“都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小谷你出門在外獨自過日子,萬不可如此大手大腳,得學會精打細算才行”
秋東笑著領了劉嬸兒好意,一路溜達去附近最大的書肆。
書肆小二見他的穿著氣度,態度先客氣三分,笑瞇瞇上前詢問
“這位老爺,可是要買些什么”
不管是不是老爺,反正叫老爺總沒錯,這是小二的生活智慧。
秋東見書肆內有不少讀書人正默默看書,角落里還伏案抄書的案幾,店內人雖多,卻很安靜,知道沒來錯地方,笑盈盈拱手道
“敢問小二哥,此間可有償抄書”
時下印刷技術有限,讀書人抄書與書肆換幾個錢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小二聞言面上還保持著熱情的笑
“敢問老爺,可有抄好的稿子叫小的一觀”
畢竟字體的好壞,決定著他能抄基本的啟蒙書,還是科考的四書五經,亦或者不入流的話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