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東也很自然的擺手
“今日出門急,未曾帶來。”
小二便領著秋東去角落的案幾邊兒上,恭敬道
“還請老爺先寫幾個字,小的也好拿給掌柜瞧瞧。”
秋東落座,研磨,毛筆蘸滿墨水,想起無數個抓耳撓腮替烏追糊弄課業的夜晚。
烏追以為他抓耳撓腮,是和他一樣寫不出來課業煩惱所致。
其實只有原主知道,那是絞盡腦汁想將一手好字寫的和烏追一樣狗爬,將一肚子的好文章糊弄成烏追的水平,愁的。
秋東很快寫好了一篇,內容是非常簡單的啟蒙韻律,字體是科舉統一要求的館閣體,大小一致,字跡工整,打眼看去就像印刷出來的一樣。
小二在書肆久了,自然能看出秋東這一手字肯定下過苦功夫,沒有幾年基本功寫不出這般整潔干練。接過后說了聲稍等,便消失在二樓拐角。
秋東在殿內隨意閑逛,不得不說這年頭讀書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書肆賣的最普通的一套四書五經,五兩銀子起步。
最便宜的粗制毛頭紙,一刀八百大錢,只能用作尋常練字之用,稍微勤快點的讀書人一月至少五刀。
正經寫文章得用質地細膩的宣紙,按照做工不同,價格是毛頭紙的十倍乃至百倍不止。除此之外還有熟紙生紙,講究起來能讓小康之家頭皮發麻。
此外所用的墨和筆,又是一筆讓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開銷。
996把自個兒攤成大字樣兒貼在書皮上,忍不住嘆氣
“前世還總有網絡智商盆地在網上說什么士農工商,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地位多高,商人地位多低之類的缺智言論,真該讓他們親自來古代感受一下。
不管是士農工商,還是耕讀傳家,人家的農指的從來都是地主階級,家里良田無數,上廁所都有人伺候的那種,可不是靠租種地主家田地過日子的佃戶,也不是苦哈哈被苛捐雜稅壓的直不起腰的普通農人。”
秋東輕笑,手指從書上輕輕劃過,摸了996氣哼哼的腦袋一下,表示他懂統的煩惱。
像烏家那樣的人家,城外有幾百畝良田,好些個莊子和鋪子供給他們一家老小吃穿,但家里至今也只有烏追一個讀書人。
這其中固然有封氏作怪的原因,但烏植無聲放任為的是什么還不是他養不起烏追一人讀書的花銷,就比烏植納五房姨娘,養八個庶子,外加去外面喝花酒應酬的花銷都多
這年頭讀書可不光是在家悶頭讀就能行,讀書也是有圈子的,沒有驚人的才華足以突破圈層限定的話,那就老老實實按照潛規則走。
自個兒家里是什么樣的成分,用什么樣的筆墨紙硯,生活花銷幾許,大約就能結實相同等級的朋友,請教處于這個檔次的先生。
想學問更精進一步,除了努力通過科考,就得拿錢開道,去見識更廣闊的天地。
所以那些真正的農家子能科舉入仕,除了才高八斗心性堅韌外,也得運氣加持。
秋東安撫996兩句,轉頭見小二笑瞇瞇的拿了科考常用的四書五經一套,鄭重的交給他。
“請老爺在此留下您的姓名和住址,以及約定的交書時間。”
原本抄書這活兒得有店家信得過的保人在中間做保才行,畢竟一本書在這年頭可不便宜,若秋東拿回去不能按時歸還,或是還的時候臟了,毀了,缺頁,浸水,出現各種問題,都得依情況扣錢。
今兒還是掌柜看在秋東一手初具功底的館閣體的份上才破例。即便破例,秋東還是要按照他拿回去的這套書市價的五分之一,留下押金。
所以真身無分文的話,連抄書這活兒都干不了,店家真怕窮到發瘋的人拿了他的書去外面賣二手。
那對店家而言,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呢。
秋東買了兩刀紙,一塊墨,外加一支非常普通的雞距筆,付了押金后,又花去小四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