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老大是太子舍人,溫家老二是御史,溫家老三哦哦老三曾經是土匪,后來加入了夏軍,打仗時曾經做過對外宣稱保護前朝陵墓,實際上掘陵、倒賣財物的事情來。
我記得被掘的有
禮部尚書十分重視陵墓被挖掘這件事。
就是因為溫家老三,他后來才會在官場上拼命往禮部努力。
再次聽到這個事兒,他臉上依然浮現出悲憤。和那心聲同步地小聲說:“周世祖的泰陵,周高宗的孝陵,周元王及其夫人九姑的王陵。”
吏部尚書向來膽子比較小,可此時此刻,他也加入了討論,朝陽將他的臉染成了憤怒的橘紅。
“五百年前,楚皇室式弱,蝸居江南,異族入主中原,五胡亂華,西蠻六部竊取九州,整整三百年的亂世,暗無天日,是周世祖于微末起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溫行義掘破泰陵,實在可恨”
“還有九姑。”禮部尚書心里非常難受。“那可是位奇女子,周朝末年風雨飄搖,盜匪甚多,是她勸說元王組建兵團保護百姓,更在盜匪即將攻入城內時,舞著鐵杖擊敵,打得賊兵亂奔,后來還殉城了,只留下勿傷百姓的遺言。后來也是百姓為她收尸,再后來,占領此地的亂黨為了收攏人心,重新修繕了九姑的墓穴,為她添置了點陪葬,就這,也沒能逃過那畜牲的覬覦。”
沒想到吧溫家老三溫行義唯一的兒子,親兒子他的寶貝疙瘩,反而十分憤恨親爹的行為,直接放棄了大好前程,奔走各地,修繕各處陵墓,甘愿做個守陵人。
嘖嘖,風水輪流轉,蒼天饒過誰
這種事情不深挖還真不知道。畢竟溫老三的兒子是自費做這件事的,也從來沒想過用這個來宣揚什么。
百官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溫家郎君私下里還做著如此功德。
歹竹出好筍啊這是
戶部尚書調笑道:“多大的決心,才讓溫家郎君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這話真損。
頃刻間,二品大員們爆發出小范圍的笑聲。
又有人說:“溫家這父子倆,是鐵了心跟墳頭過不去嗎”
笑聲就微微加大。
沒有傳到許煙杪那邊,但是讓溫御史聽見,倒是綽綽有余。
最好吃的瓜,還是認識的人的瓜。地方越小,流言傳播的速度就越快,村東口的寡婦和村西的傻子有一腿,村南的書生其實偷偷和村北的屠夫搞在了一起這可比什么不認識的皇帝、將軍虐戀情深更讓村里人激動興奮,往大榕樹下一坐就開始嘀嘀咕咕。
朝堂上的這群人本質上和村里人也沒有什么不同,發現同僚的瓜后,一個個啃得特別起勁。
不過對于被啃的那一方,就不那么愉快了。
溫御史再擺不出他那嚴肅正直的神情,臉上盡是焦急之色。
他把那些小聲討論的官員的臉一個個記在心里,咬牙切齒。
你們等著,我就不信你們是無縫的雞蛋
哇,還有還有
許煙杪興奮的心聲傳來。
溫行愛特別暴躁。
你能不能停下來
老盯著人家家里的事情看是怎么回事
就不能尊重一下別人隱私嗎
我家里人做什么關你什么事啊
許煙杪是聽不到他的心聲了。
哇哇他們家老四居然
滿朝文武踮起腳尖,不由自主往許煙杪那邊看。
溫行愛額角的青筋一下一下地跳,一股氣從胸口迸發,帶著血液回流,涌到喉嚨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