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何出此言你還能活好久呢”
方丈笑著點頭,“也是,慢慢修行路,還有你陪著,倒不算寂寞。來吧旺財,如今我有大把時間,可每日為你授課十二個時辰。”
宋元喜渾身毛發豎起,一臉不可置信,“十二個時辰方丈你是不是算錯了,一日就十二個時辰,你是要我死啊”
“多學多思,有助于你早日掙脫化形。你是我佛門俗家弟子,莫不是當真想要一輩子困于狗身”
“方丈”
宋元喜心里咯噔一下,完犢子,身份暴露了。
然下一秒,對方卻是愛惜撫摸自己,“不管你從何處來,去往何處去,旺財啊你我相遇便是緣,佛門中有一佛法,佛理存得就是因果循環,我們今日就來說說這些”
沒了浮屠作分擔,又暴露身份,宋元喜直接開啟724不間斷佛法學習過程。
能做得佛門方丈,能教導出浮屠這樣的佛子,其本身對佛法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
又或者說,方丈對佛相關的感悟,是很透徹的。
除師父繁簡外,宋元喜遇到的第一個好老師,是江蘭宜,對方因材施教,對他幫助極大。
而今,他遇到了第二個好老師,滄瀾佛門的這位方丈。
對方雖不因材施教,卻能在每次授課過程中,精準的抓住宋元喜的疑惑和不解,以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娓娓道來。
就好像講故事,一個故事能用許多手法來描述,反復聽講到最后,佛法奧義自然而然理解。
宋元喜在佛門的第一千年,終于從狗子身上掙脫,重新恢復本體時,再看眼前人,唯有感恩。
他跪在大殿前,首先叩拜佛祖金身,而后轉過去,再
拜方丈。
“多謝方丈多年教誨,元喜感激不盡,他日若有機會,必定好好報答。”
方丈卻是搖頭,“滄瀾佛門已經凋零,待我圓寂,佛門不復存在。若你有心,來日幫助浮屠,尋得佛門便是。”
“方丈,其實”
“你不必說,我也無需聽,來時如何,歸去便如何。佛祖今日允你叩拜,想來是你離去的時候到了。這便走罷”
“方丈,你”
宋元喜話未說完,眼前頓時一花,再睜眼,竟是在一座假山上。
低頭看,很好,又是一只毛茸茸。
不過這假山,這山峰地形怎得如此熟悉
待看到朝自己走來的小弟子時,宋元喜這才驚覺,此地根本不是鴻蒙寺,而是佛門分支,臨川界的紫霄宗。
“浮曉佛子的修行之路,怎會在這里”宋元喜滿心疑惑。
小弟子見著假山上的雪狐,頓時欣喜不已,抽出黃金繩,一把套住狐貍頭。
宋元喜再次被遏制住命運的喉嚨,難受的“吱吱”叫喚。
格老子的,浮曉簡直不做人,為何每次感受佛法修行,都要變成毛茸茸
小弟子薅住雪狐,一巴掌拍在屁股上,而后拎住狐貍尾巴,轉身就走。
宋元喜本欲逃脫,這弟子瞧著也不過煉氣修為,奈何感知自己本體,卻是發覺竟然還未引氣入體
開局這么糟心當一只狐貍不說,還要再次開啟修煉
宋元喜這頭心思混亂,想入非非,小弟子已經拎著雪狐走到一處洞府前。而后抬手,輕輕敲擊洞門二下。
不多時,洞府大門打開,從里頭走出來一個小姑娘。
小弟子將雪狐遞過去,順便告個狀,“拂風,你的雪狐找著了,這小畜生成日里偷跑出去,后山養著的靈韻稚雞都快被它偷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