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人群里傳來喊聲
“郎君可敢去旁邊的旗桿上耍花活”
那旁邊的旗桿,以木造,正佇立在懸崖邊上,足有八丈高,因為太高了,怕風吹折,還要在桿頭套上麻繩,用麻繩綁縛在地,以做支撐。
那年輕小郎大聲一笑“有什么不敢的”
說罷,他縱身下地,再往那崖邊一躍,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單手抓握那木桿,蕩了一整個圓圈,方才將另一只手也抓上去。
長長短短的吁氣聲響起。
最明顯的一聲,就在自己耳旁。
但這時候,元觀蘊沒有看向尹問綺。
他正目不轉睛的看著前方的雜耍,并與自己比較
我可以嗎
不確定。
可能不太行,對方很靈活。
這樣想罷,因為發現了自己不能輕易做到,于是元觀蘊看的更加仔細了。
旗桿之上,那年輕郎君雙手抓住之后,幾乎沒有停頓,飛速往上攀爬,只是旗桿很高,比之前的木桿高了足有三倍,即將攀爬到頂端之際,那郎君似乎有些體力不支,雙手一松,竟要從那高高的旗桿上直接墜地
情況千鈞一發
眾人正驚恐之際,只見那郎君雙手胡亂抓了抓,竟抓到綁縛著旗桿的繩子,他雙手握住麻繩,那便順著那麻繩一路斜向滑下。
這時候,只聽有人叫道
“旗,小旗”
再定
神一看,那郎君滑過之處,樸素的麻繩上,突然多了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艷麗的色彩,再被風一吹,便吹出了一幅幅彩色小旗
小小彩旗,迎風蕩漾,而這年輕郎君順著麻繩,雙足落地,穩穩站定,向四周的團團作揖。
“謝謝鄉親父老們初到寶地,碰巧路上見到這位失去阿耶、無錢下葬的小女郎,心中不忍,奈何身無分文,只得耍些粗俗手藝,希望能夠討來些許銀錢,幫助這位小女娘葬下阿耶,在寺中供奉靈位。”
伴著他的聲音,一位年紀大約只有十歲左右的小娘子站了出來。
她手捧著一個飯缽,有點怯生生的樣子,但口齒還算清楚
我阿耶路上害病死了,店家把我們趕出來,這位哥哥人好,想要幫我下葬阿耶heihei阿耶身前信佛,這次也是來珈藍寺禮佛,我希望把阿耶安葬之后,能把他的牌位放在珈藍寺中供奉heihei”
這郎君的雜耍本就精彩,又一聽他竟是為了路上萍水相逢的一對父女做這些,當場慷慨解囊,紛紛把銅錢投入小娘子的飯缽中。
尹問綺的手也伸進了荷包中。
只是這次大家熱情得很,小娘子剛只在內圈走了一圈,飯缽里的銅錢就已經差不多滿了,看著錢數夠了的小娘子并未再收錢,而是很激動的回到年輕郎君身旁
“哥哥,夠了,夠了”
“夠了就好。”
年輕郎君摸摸小女娘毛茸茸的頭發,將這飯缽中的部分銀錢,交給珈藍寺的凈人買牌位。
銀錢畢竟是阿堵物,和尚們一心向佛,不便打理俗世銅錢,這些便交由寺廟中一些并未剃度受戒的凈人來主持掌管。
連小小的女郎也要為阿耶在佛寺中的牌位籌謀。
元觀蘊想到了唐公公的賬本。
那賬本里,筆筆皆是入項,出項寥寥無幾,僅有的幾筆最大額的,都是給佛寺的。下面還有不少小項,有消災去晦,有積攢功德,還有營造自己生墳寺的。
元觀蘊不太理解。
活得還好好的,竟已經想到了死后的墳墓。
雜耍完了,人群準備離開。
元觀蘊和尹問綺也休息夠了,隨著人流一同向上。
但在這時候,那接過飯缽的凈人點檢片刻,眉頭一皺,拿出里頭的一枚銅錢說
“等等,郎君,這是惡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