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媻也不著急揭穿,而是娓娓道來自己與孟三公子的訪查過程與在魯管事家中發現的百年人參與平安寺千金難求的一座小香爐。
下面立即竊竊私語,說那人參和香爐豈是一個小小庫房管事能夠買得起的
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大,更有性子急的主簿拍案而起,大罵魯管事晚節不保等等。
少年連忙制止,他依舊是站著,站得筆直,在堂上來回緩慢的踱步講到“欸,諸位何必如此性急,我話還沒說完呢,接下來才是關鍵。”
話畢,顧媻對著孟玉道“帶證人魯管事上堂”
孟玉裝模作樣還一鞠躬,假裝自己是個小吏,小跑去把在后堂候著的魯管事給提了上來,儼然一副自己是顧時惜打手的模樣。
顧媻頗有幾分笑意看了陪他玩角色扮演的孟三,卻很快又抽神回來,對著已然在堂下跪著的魯管事嚴肅發問“魯管事,之前的事情應該也不必贅述,你在后面都聽見了,現在你自己說你與此時到底有無干系”
魯老頭當即哭喊著叩頭,說“冤枉啊我怎可敢去偷庫房里的銀子我連他們怎么弄出來的都不知道。”
有其他主簿淡淡說“指不定也不需要你去親自施為。你只需要分府下去,多的是你的徒弟下屬幫你帶出去,屆時平分罷了。”
“怎么可能”魯管事大罵,“他們是他媽的傻子嗎冒著砍頭的風險幫我這個從來不和他們玩笑的老頭子偷錢,還分文不取,你覺得你會做嗎”
顧媻差點兒笑出來,說“好,的確是這個道理,所以你的人參和香爐是何處而來”
魯老頭大喊“王書吏送的”
“好,請王書吏上堂”
戴通判猛地看向側門,等果然看見應該死去之人現在又出現在了堂上,面沉如水,只是依舊穩坐泰山,顧媻見狀,心道這人應該也有靠山,不然不會這么牛逼哄哄,只是這人的靠山得是多么厲害的人物才會讓他在犯了死罪的時候還這么有恃無恐
不會是禹王吧
禹王還有這種蠢貨隊友嘛
干啥啥不行,當反派都是來搞笑的吧
且還是一副被冤枉了的模樣,這戴通判,真心有些演技在身上。
王書吏上堂后,被壓著跪下,顧媻都不需要發文,魯管事便揪著這人的衣領大喊“你快說,明明就是你送我的,我對這些真真全不知情”
王書吏一言不發,只是垂著腦袋跪立堂前。
一旁的孟大人見狀,直接說“王書吏,若你此時開口,還可免些罪罰。”
誰知道王書吏死活依舊不開口,還冷淡的看了一眼孟大人,毫無尊敬之意。